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ID:11218831

大小:7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1页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2页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3页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4页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 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 编码: 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 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

2、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麻木疼痛,可以忍受。(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1)风寒痹阻: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

3、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TCD 编码: BGS000

4、、ICD-10 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 X 线片(

5、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 X 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 CT 或 MRI、血脂、抗 “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理筋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能使部分患者较快缓解症状。(1)用点压、拿捏、弹拨、滚法等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手法,放松颈肩部。(2)颈项旋扳法:患者取稍低坐位,术者站于患者侧后,以同侧肘弯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其后枕部,嘱患者颈部放松,术者降将患者头部向头顶方向牵引,尔后向本侧旋转,当接近限度时,再以适当的力量使其继续旋

6、转50-100,可闻及轻微的关节弹响声,之后再行另一侧的旋扳。(3)用放松手法,缓解治疗方法引起的疼痛不适感。 注意事项:此手法必须在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始终保持头部的上体力量下旋扳,不可使用暴力。2.针灸疗法局部取穴:风池、颈夹脊、天柱、肩井。远道取穴:后溪、合谷、外关、外劳宫。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10-15天为1疗程。可根据病情选择电针、温针、艾灸等。 3.其他外治法:刮痧、拔罐、敷贴、涂擦、热敷、穴位注射疗法等。(1)肩背部拔罐或走罐,每周1-2次。(2)风池、大椎、肩髃、曲池刮痧,间隔3-6天1次,以皮肤痧退为标准。(3)中药涂擦、热敷,每日1-2次,10-15天为1疗程

7、。外用方:当归20g,川芎20g,葛根20g,红花10g,白芷10g,乳香10g, 没药10g,伸筋草10g,大腹皮10g,透骨草10g,威灵仙10g,细辛10g。 4.物理治疗 目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 红外线照射、电脑中频等,每次20-30min,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5.运动疗法可坐位或站位,站立时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进行深呼吸并做以下动作:(1)前屈后伸:吸气时颈部尽量前屈,使下颌接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