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脑血管意外患者留置胃管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血管意外患者留置胃管护理体会【摘要】脑血管意外患者常由于意识障碍、球麻痹、咽反射迟钝或消失,从而导致不能自行进食,常采用留置胃管技术给患者进行胃肠营养。科学的置管及置管后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留置胃管后的并发症,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词】脑血管意外;留置胃管;护理�作者单位:467000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病,急性期患者常见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72h内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留置胃管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1]。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
2、2月收治脑血管意外患者840例,其中行留置胃管6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男38例,女30例,年龄36~92岁。其中脑栓塞36例,脑出血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插管时意识不清49例,意识清楚而吞咽功能障碍者19例。留置胃管时间3~56d。插管方式均为鼻胃管法。�
51.2方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胃肠功能正常,无消化道出血,在发病24~72h内给予留置胃管鼻饲。选用一次性硅胶鼻胃管自鼻腔插入胃内。每月更换1次。鼻饲前洗手,鼻饲用物需煮沸消毒。协助患者取坐位或摇高床头30°~50°,头偏向健侧,确定胃
3、管在胃内后,缓慢注入38~40℃的温开水20~30ml,再缓慢注入流质饮食,注食从少量开始,适应后逐渐加量,1次总量≤200ml,间隔>2h。注液毕用温开水30ml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留在管腔内,最后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2鼻饲液的配制�根据病情选择流质和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可选择鸡汤、鱼汤、牛奶、米汤、菜汁、果汁等。半流质饮食可选择米粥、面汤、蒸鸡蛋、芝麻糊等。以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总量约为每天2000ml,温度38~40℃。鼻饲液应现配现用。�3护理�3.1置管时的护理5对于意识尚清楚者,给予充分沟通,使其对插
4、管及鼻饲有充分的了解及思想准备;对于意识不清、不能合作者,选择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时给予插管,必要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患者坐位或平卧位的插管方法,必要时可使用导丝辅助插胃管或侧卧位插管法,提高插管成功率[2]。为了防止胃内容物返流,置管时应较常规增加胃管插入长度,在常规长度基础上增加7~10cm,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处,使注入的食物不易反流[3]。患者适应胃管后给予鼻饲饮食。�3.2保护口腔及鼻咽部黏膜鼻饲患者可2次/d口腔护理,对于较长时间放置胃管者,保持鼻腔清洁,必要时可适当使用黏膜保护剂。如每天在鼻腔内滴入少量液状石
5、蜡,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损伤,避免感染,经常更换胶布,调整胃管的角度,并注意观察患者鼻腔黏膜,一旦发现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立即拔出胃管,更换鼻孔重置胃管。2周至4周更换胃管1次。�3.3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如病情允许,鼻饲时适当抬高床头30°~50°角或取半坐卧位。注人食物前必须肯定胃管在胃内。注人鼻饲液前应将胃内残留液抽出。注人速度宜慢,一般200ml在20~30min内完成为宜。30min内不予翻身叩背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对容易呕吐患者床边备好吸引装置。对容易返流的患者采取少量多餐或使用微量泵注食,使用微量泵鼻饲有利于食物匀速进入消化道,即使胃排
6、空不佳的患者也可减少胃内容物的返流,并且不会因食物进入过快、肠壁受压过大造成胃肠道痉挛,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4]。�3.4观察患者一般情况5如患者有无腹泻、便秘、呕吐、消化道出血。腹泻常与鼻饲液温度过低或饮食不洁有关,腹泻时记录大便性质,次数,同时做好肛周皮肤护理[5]。昏迷患者长期卧床,鼻饲饮食中纤维减少,食物总摄入量减少,导致便秘。每日按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给予蔬菜汁、水果汁鼻饲。3d未大便者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脑出血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防用力排便致再出血。呕吐常为鼻饲饮食不易消化、胃潴留,鼻饲速度过快,鼻饲量过大
7、引起,鼻饲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减慢鼻饲速度,减少每次鼻饲量,鼻饲前,若抽出胃内容物>100ml,则暂停鼻饲,及时报告医生并建议加用胃动力药。应激性胃溃疡是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胃管内抽出咖啡色胃内容物,排柏油样大便,鼻饲前回抽胃液时应观察胃液的性状,若抽出咖啡色胃内容物,应停止鼻饲,报告医生,进行胃液潜血检查,采取止血措施。�综上所述,鼻饲营养对于维持脑卒中患者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做好临床护理工作,避免出现并发症,使鼻饲饮食顺利进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管隽梅.脑卒中患者鼻饲的护理.临床合
8、理用药,2010,15(3):89.�[2]王欣.插胃管一次成功的新方法.光明中医,2009,12(24):2381.�
5[3]吴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