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ID:1117920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观察_第1页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观察_第2页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观察_第3页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观察_第4页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观察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死率均很高,其适合手术治疗的条件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最佳手术治疗方仍存在着很大争议。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94例,本文对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操作技巧等问题加以探讨总结。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94例中,男103例,女88例,年龄40~81岁,平均63岁,其中≤50岁38例,51~60岁68例,61~70岁72例,71~80岁12例,80岁以上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3h~1周;≤8h60例,8~24h96例,24~72h22例,>72h16例。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

2、均有高血压病史10年以上,无其他证据显示出血是由另外原因所引起。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30~50ml98例,50~80ml82例,>80ml14例。1.2治疗方法术前及术后均常规使用脱水剂、抗感染、补充水和电解质,给予药物止血等治疗及对症处理。本组患者入院均行手术治疗。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4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置管引流92例,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或血肿碎吸术62例。52结果全组194例患者,死亡28例,占14.43%。死亡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1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0例,脑内再出血4例。存活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分级:

3、Ⅰ级66例,Ⅱ级46例,Ⅲ级30例,Ⅳ级36例,Ⅴ级6例。随访时间平均1年。3讨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年龄常在50岁以上,临床病情分级以意识障碍程度作为主要依据,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指征逐渐扩展,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3.1手术方式的选择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出血量>50ml,中线偏移>1cm或出现脑疝者。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压,有效改善脑血液循环,减轻继发性损伤;可挽救部分重危患者的生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置管引流,适用于血肿破入脑室,脑内血肿量30~50ml,中线移位<1cm的患者。创伤较小,直视下清除血肿

4、,止血彻底,减压充分。血肿腔置引流管,便于术后引流残余血肿,观察继发出血[1]。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或血肿碎吸术,适用于脑内出血血肿量<30ml或30ml以上病情较轻者。可选择单管、双管或多管引流。术中抽吸并冲洗出大部分血肿;术后尿激酶灌注引流,残余血肿可在2~3d内消除。53.2手术时机的选择高血压脑出血后6~8h血肿周围开始出现脑水肿、脑组织坏死,而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发病8h内超早期手术可有效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本组超早期手术60例,死亡6例(11.2%)。非超早期134例,死亡22例(16.4%),充分说明超早期手术的重要性。如脑内血肿量≤30ml,单纯药物治疗亦可稳定病情

5、,但血肿吸收缓慢,脑继发性损害严重,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且常留神经功能障碍。应于出血48h后行颅骨钻孔置管引流,可在术中抽出绝大部分血肿。本组102例,术后24h内头颅CT扫描证实血肿清除达到80%~100%,无一例死亡。3.3术中操作技巧逐渐减压。脑出血后骤然减压可造成中线结构摆动致脑干及脑深部结构损伤,诱发出血点再出血,甚至新的硬化血管破裂。血肿量大者,皮层静脉回流受阻,直接切开皮层亦造成医源性脑损害,并可能为2次出血埋下隐患。逐渐减压在开颅手术中显得尤为重要。敞开硬脑膜前,脑穿针穿刺血肿腔,使用2ml注射器抽吸血肿,抽吸过快则血肿腔塌陷快,反而不能最大限度的抽出血肿。待

6、脑波动恢复,皮层血液循环恢复或好转,脑组织张力降低后血肿腔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再切开脑组织,逐渐进入血肿腔。3.4彻底止血5进入血肿腔后,采用低电流电凝止血。血肿腔壁由浅入深覆盖棉片。清除血肿后,由内向外逐步取出棉片的同时彻底止血。此法对血肿周围脑组织保护良好,视野清晰,损伤小。3.5穿刺置管位置根据头颅CT体表定位或立体定向仪定位,可准确穿刺血肿。大多数学者主张于血肿最厚处穿刺,但中心点穿刺置管不利于术后充分引流,置管时间过长,增加颅内感染危险。穿刺血肿后1/3处不失为良好的选择,术中可抽出液态血液及大部分血肿,术后尿激酶溶解血块可充分引流,缩短置管时间。3.6显微神经外科

7、技术的应用显微镜能够放大手术野,提供良好的照明,精确操作,减少临近组织损伤的机会。血肿周围毛细血管减压后渗血,肉眼下止血困难,损伤大,采用凝血材料覆盖。术后CT常见到血肿腔内积血,显微镜下可准确辨认细小血管,清晰显示出血点,从而达到精确止血,避免造成新出血点和脑损伤,在超早期手术中更显重要。3.7血肿清除程度5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多数学者认为不必完全清除血肿,只要有效减压即可,但血肿残留不能充分减压和彻底止血,术后易出现血肿增大或再出血。近来研究进一步表明,在继发性脑损害的机制中,血肿凝结和分解过程中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