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探析

《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探析

ID:1117851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探析_第1页
《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探析_第2页
《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探析_第3页
《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探析_第4页
《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探析河南省新乡县翟坡镇卫生院,河南,新乡,453700【摘要】《伤寒论》六经传变的理论,揭示了外感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六经传变规律。六经传变规律是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疾病传变规律中集中和概括起来的纲领性原则。【关键词】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中图分类号】R222.2【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B)-0014-02《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的基本内涵是:把外感疾病的传变,看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具体表现可概括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病变阶段,即疾病性质属阳、属热、属实的三阳阶段和疾病性质属阴

2、、属寒、属虚的三阴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又各有不同的阶段。在三阳阶段主要反映邪正斗争,由初起到炽盛的阶段。在三阴阶段主要反映正气由始衷到衰竭的阶段。而疾病由三阳阶段演变到三阴阶段,则反映了疾病性质的质变。现就外邪由浅入深的传变、正不胜邪的传变、正气衰竭的传变三个方面予以讨论。1外邪由浅入深的传变6主要为三阳病阶段的表观。在此阶段中,邪气强盛,正气不衰,邪正相争是疾病的主要病理表现,病邪的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是影响疾病传变的主要因素。此时,疾病的传变,主要是外邪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结果。随着邪气的步步深入,人体正气也必然层层奋起与邪气相争。这样,邪正斗争随着外邪深入愈演

3、愈烈,疾病也就由轻到重地发展演变,于是就表现出疾病由浅入深的传变。《伤寒论》之论述是以表里传变为主线,上下传变、气血传变为辅线的。1.1表里传变在外感疾病初期,其病邪一般在表,随着病情发展,邪气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病邪的由表及里是外感疾病传变过程中邪气由浅入深传变的主要形式,其顺序一般为太阳→少阳→阳明,其中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位于表里之间是谓半表半里。同时亦有病发少阳或直中阳明者。《伤寒论》对此论述频详,可谓主线,为人熟知。61.2上下传变上下传变《伤寒论》亦有论及,不过较为粗浅,可谓外感疾病邪气由浅入深传变的另一种形式。从上下传变途径来说,病邪初入,多始于

4、上焦,其病尚浅,其热较轻;若病情发展,邪气继续深入,则病入中焦,其病较重,其热较炽;继续发展,邪入下焦,其证不仅热炽,且阴亏较甚,病情最重。如同为阳明病,却可表现病位偏上、偏中、偏下的三个不同病变阶段。《伤寒论》第221条“阳明病……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即热郁胸膈(上焦)的栀子豉汤证阶段;第222条“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即热入中焦的白虎加人参汤证阶段;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即热入下焦的猪苓汤证阶段。而这三个病变阶段,又是有机联系的,初步体现了疾病由上焦→中焦

5、→下焦的发展过程。后世对《伤寒论》中邪气上下传变认识较深刻者,首推金•成无已。他说:”邪气自表传里,必先自胸膈,以次经胸胁而入胃”,“邪气自上而下,至于下焦”。亦可以这样说:《伤寒论》上下传变规律是谓后世三焦辩证之基础。1.3气血传变气血传变《伤寒论》所论虽很不完善,对气病及血传变规律的揭示亦欠深入、系统,但毕竟有所论及,可谓外感疾病邪气由浅入深传变的又一种形式。如《伤寒论》第202条“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即属阳明气热不解深入血分之证,与《渴病条辩》中“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降,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等营血证十分相近。又如太

6、阳表证不解,外邪随经入腑,热结下焦,与瘀血相搏结,可形成下焦蓄血证;阳阴邪热久羁,与瘀血相搏结,可形成阳明蓄血证等。皆属邪气由气入血的传变。后是叶天士说:“辩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比较客观地表明卫气营血辩证实源于《伤寒论》。2正不胜邪的传变6主要为疾病由阳转阴阶段的表现。在此阶段,随着三阳病阶段正气与邪气的拼搏,正气逐渐被消耗。进入正不胜邪阶段。当人体正气消耗到难以支撑生命活动的地步,疾病就会由邪正相争,正气为主的状态,而突变为正气不支的状态,这就是疾病由阳转阴、由实转虚的质变。这种传变表示邪正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从传变的顺逆来看,

7、是谓逆变,属传变中险恶的传变。《伤寒论》主要是从在疾病初期的逆变和在疾病极期的逆变两个方面予以论述的。62.1在疾病初期的逆变多因外感疾病初期外邪太甚,或正气本虚,又加治疗失当,使正气大耗,而发生由阳转阴,由实转虚的逆变。具体表现为太阳病转变为三阴病。如《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即属太阳病兼证误治而发生的由阳转阴之变证。其中,甘草干姜汤与太阴相关,四逆汤是少阴病。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

8、谷不止,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