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76856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在中共扬中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的报告(摘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在中共扬中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的报告(摘要)改革发展创新图强合力共创最美扬中建设的新业绩——在中共扬中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的报告(摘要)即将过去的2014年,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在克难奋进中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成绩单锁定目标稳增长,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全年预计(下同)完成GDP445亿元,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68亿元,增长1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程电气产业入选首批“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三大主导产业产出规模首次超过千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扬中江蟹、秧草等四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
2、志商标认证。有效投入增势强劲,先进装备的投资增幅超过50%。“三集”发展优势明显,各园区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招商等工作均走在镇江前列。科技创新保持领先,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9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均保持全省前列。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成为镇江唯一全面完成“三外”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任务的辖市区。金融形势平稳可控,全年新增贷款56亿元,新增社会融资112亿元。突出重点抓建设,城市品质充分彰显。认真修编各项规
3、划,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南部新城总体规划完成编制,城乡一体的建设布局全面展开。实施以“一桥六路”为代表的城乡交通重点工程,扬中三桥、滨江大道、奥体中心、省扬高中新校区等工程竣工投运。“四城同创”取得突破,生态市获得国家级命名,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园林城市通过省级资格核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为全省示范。以人为本惠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远低于省和镇江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较高增速。“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市”通过现场评估,“整岛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城乡低保和居民养老
4、保险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困难职工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慈善工作站实现.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展,依托岸线、桥港、生态等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加快形成规模集群效应,持续提升贡献份额。现代农业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申报更多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名特优农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二要加快培育“创新强”的实体经济。要分类培扶优质企业。大全集团作为全市企业的标杆和行业领军者,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和国际化水平;环太、
5、有能、尚昆集团等规模企业要依托自身专业化、品牌化优势,寻找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全方位合作;新韩通重工和大津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要精准对接市场变化,做强主业、做精产品,大力度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天海光电、宝纳电磁、伟创晶、津荣激光等初创型和科技成长型企业,要加大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倾斜力度。要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注重创新成果与主导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企业转型升级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与利益收入对接,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推动“智本”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引导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
6、相结合,变寻找项目、争取项目为“策划项目”“组织项目”,强化与国外优质资本、技术、人才的对接融合。要加快推进模式转型。促进企业探索应用“制造+服务”“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线上+线下”等多元化生产销售方式,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订。三要加快建设“实力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的载体平台。开发区要发挥龙头牵引效应。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抢抓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机遇,着力完善扬中港区各项关检功能,扎实推进港投公司的实体化运作,实现港口岸线资源的滚动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产业“三集”
7、园区要提档升级。着力完善各园区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标准化厂房等公共服务设施,把每个“三集”园区都打造成创新创业的高地。楼宇产业园建设要有序推进。在中心城区、集镇、“三集”园区等区域全面推广楼宇产业园发展模式,在主城区规划建设一批商业楼宇,在各“三集”园区规划建设一批多层标准化厂房,初步形成楼宇产业园的规模效应,加快实现商业地产向产业地产转型。四要加快营造“保障强”的要素环境。要强化金融支持。推进银政企全方位合作,各类金融机构在扬中新增贷款60亿元以上,全社会融资140亿元以上。要强化风险防控。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有效
8、化解互联互保风险。要强化要素供给。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供地原则,对用地计划指标从严控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