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学案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学案

ID:11164004

大小:81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学案_第1页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学案_第2页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学案_第3页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学案_第4页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朐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历史科学案NO:编写人王廷营编写时间2011-8-30使用时间2011-9-5审核人高艳娥主任2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前预习 [课程标准](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一、新中国成立1、背景:(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垮台(2)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历史纵横和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①时、地:1949年、北平②代表:社会各阶层1949年9月2

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六百多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界民主人士、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2)内容: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纪年法(3)意义:二、1954年宪法1、目的2、通过3、结构4、内容5、作用6、影响三、三大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1、背景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

3、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2、创立:一届人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3、意义(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基础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1)职能改变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主要

4、形式:基本组织:(2)发展:①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②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含义:2、法律依据: 3、建立4、意义  预习检测一、选择题1.(2010·枣庄模拟)右面的邮票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B.会议通过了具有代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C.会议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会议确立了中

5、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2.对右图认识不准确的是(  )A.是民族团结繁荣的有力证明B.是民族政策正确性的体现C.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产物D.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3.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能集中在(  )A.《千年巨变》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4.下图是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的剧照,剧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竿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

6、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③④5.下图是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它最早形成于(  )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78年课中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进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7、先进的中国人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追求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的历史过程。材料1:所谓“以法法之”者,其事大关世道人心,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立法之人,必先……熟谙各国风教,大小上下,源委重轻,无不了然于胸中,然后推而出之,乃能稳惬人情也。……兴各省新闻官,……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洪仁玕《资政新篇》材料2:梁启超著《立宪法议》,指出:立宪政体“必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但行之在十年以后,则定之当在十年以前”“故采定政体,决行立宪,实维新开宗明义第一事,而不容稍缓者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