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改革动力及顶层设计探索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革动力及顶层设计探索探究[摘要]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现在却走到了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期。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大关,GDP总量在2011年达到了472亿万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会沦为中等收入陷阱之中,中国经济能否再创辉煌·延续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寻求·[关键词]改革;经济增长动力;顶层设计;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9-0023-031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会转换5过去30年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改
2、革开放的政策这一顶层设计。首先中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式的路线,无论是价格改革,还是产权改革,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这一改革的红利,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变迁。过去30多年,中国有三次明显的经济加速: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带来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在此期间,潜在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87%快速上升到1986年的98%,7年平均增速94%,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41%。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3、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潜在经济增长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98%上升到1994年的103%,这五年的潜在增长率为101%,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30%。第三次是21世纪初到金融危机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潜在增长率从2001年的98%上升到2006年的107%,6年平均增速104%,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37%。其次,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分享了全球化的红利。外贸出口的扩大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充分发挥,同时外资的进入,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入,
4、都持续支援了落后的中国经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2008年以来潜在增长率下降比较明显,一个原因是入世带来的全球化红利已经逐渐释放,中国的开放度(外贸总额/GDP)在入世后明显上升,从90年代末不到40%攀升到金融危机前的60%以上的水平。但是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目前的外贸开放度开始出现了下降。5最后,中国的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是巨大的人口优势,廉价的劳动力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制造达到了顶峰。人口红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一优势未来将会面临挑战。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口有96亿,到201
5、0年中国人口普查结果,达到了134亿人,改革开放30多年,人口增长了近4亿人,其中,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占16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26%。但是在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5以下,即平均每个夫妇只生不到15个小孩,远远低于21的更替生育率。更替生育率是指维持每一代人口不变的生育率,更替生育率略高于2是因为有一部分小孩夭折。20世纪90年代,每年还有大约2000万的新生人口,到了21世纪,每年新生人口已经下降到了1500万以下。过去20年中,低生育率已经使得年轻人减少了30%。世界经验,人均GDP达到了
6、4000美元以上,生育率自动会降到21以下,现在上海的生育率是世界最低,为07。根据预测,中国人口将在10年后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2020年和2040年的人口结构,总人口大约都在14亿左右,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将从现在的171亿增加到411亿。20~60岁的工作年龄的人口从817亿下降到696亿,其中,最有活力的20~40岁的人口将从436亿下降到302亿,下降幅度超过30%。占人口的比例在20%左右。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7个,农业户口是18,非
7、农业户口妇女平均理想数为16个。5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包括老人和小孩)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即每个潜在的工作人口需要赡养的人数,抚养比低,人均需要抚养的老人和儿童就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高,人口红利就高。2015年,抚养比将从37%上升到2040年的60%左右。30~40岁的年轻人精力旺盛,思路敏捷,有一定社会经验并且最富有创造力,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分析了过去100年最伟大的近300项发明,有72%的发明是在发明家30~49岁创造的。对于创业来说,40岁是个分水岭,40岁以后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工作精力和学习能力远不如年轻人
8、。中国经济在2010年左右明显过了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逐渐转移,最终枯竭,出现”民工荒”。2010年普查性别比失衡,到2020年,22~34岁的男性比婚配女性多2600万。多荒,“用工荒”“生源荒”、“兵员荒”、“媳妇荒”。保守估计,按照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