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36617
大小:8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0
《抑郁症的神经递质学说及其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抑郁症的神经递质学说及其临床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翁永振 有关抑郁症生物学病因的学说可以追溯到希波克拉底时代。希波克拉底当时认为抑郁症是由于“黑胆汁”及"粘液"郁积影响脑功能所致。现代有关抑郁症的生物学的病因学说是近40年左右发展而来的。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多数学者认为抑郁症是由于脑内缺乏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由于近年来实验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研究进展很快,尤其对受体的研究更有新的发现。另外,分子生物学及电脑影像技术的空前进步,对抑郁症的研究提供不少生物学所见。上述所见有利于对抑郁症本
2、质的认识及治疗的探索。 一、神经递质学说概述(一)简史∶关于神经递质的研究是从外周神经开始的。1869年Schniedeberg首次发现毒蕈 碱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与刺激迷走神经的作用相似。1921年有人证实刺激迷走神经所产生的神经活性物质是乙酰胆碱(ACh)。从此建立了神经递质概念。(二)激素、神经激素和神经递质的概念其相互作用:1、激素(hormone)∶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流对远隔的部位(靶器官)起作用。2、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3、∶ 神经递质的‘公认’标准∶ (1)包含在神经元内; (2)为神经元所合成; (3)在神经元去极化时所释放; (4)生理作用在神经元; (5)对突触后神经元的作用效果与释放递质的神经元功能相同。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神经细胞中之颗粒囊泡中释放到突触间隙,以后与位于突触后的受体结合而将信息传到下一个神经元。囊泡中可有数种神经递质共存,或递质与肽共存释放。在兴奋时及时释放,共存的信息物质由靶细胞选择,即“各取所需”。 3、神经激素(neurohormone)∶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4、,有部分神经细胞能合成及分泌一些肽物质,通过血流对远距离的靶器官起作用,在生理学性质上类似于神经元,故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其所分泌的神经肽称为神经激素(neurohormone)如促肾上腺皮质释放素(corticotropinereleasingfactor)由丘脑下部分泌,经垂体门静脉到达垂体细胞,再由靶器官分泌ACTH。 4、调质和神经调质 调质(modulator)分为两种∶一般调质,由神经元或神经胶质产生的二氧化碳、氨、前列腺素等,其作用是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另一种是神
5、经调质,由突触或接头部位释放出来的,其作用不同于神经递质有选择性直接改变神经细胞的膜电位,而是影响神经递质的作用。5、第二信使: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所产生的中间物质,其中有cAMP(环磷酸腺苷酸)、cGMP(环磷酸鸟苷酸),然后产生生理效应。第二信使属于神经介质(neuromediator)。6、第三信使(ThirdMessenger):为磷蛋白。由去磷蛋白经蛋白激酶的作用而产生磷酸蛋白,其产生受第二信使控制。第三信使再作用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的合成及释放,也影响基因表达的调节,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生
6、理作用。 二、中枢神经递质(一)去甲肾上腺素(NE)1.NE的生物合成及代谢∶NE生物合成的原料是酪氨酸,经酪氨酸羟化酶生成多巴(Dopa),再经多巴脱羧酶生成多巴胺(DA),在NE能神经元内经多巴胺b-羟化酶(DBH)的作用生成NE。NE释出到突触间隙后有75~95%由突触前膜再摄取(reuptake)进入囊泡以免单胺氧化酶(MAO)破坏。 NE的代谢酶有MAO及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在外围组织中也有NE,中枢的NE及外周NE的最终代谢产
7、物不同,在外周组织中的NE代谢产物以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为主,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以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为主。2.中枢神经系统NE能受体及其功能∶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及肾上腺能受体统称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a型及b型。a-肾上腺能系统多与精神药物的副反应有关,α1受体阻滞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镇静作用。α2受体被激动引起抑制性神经元兴奋,使中枢交感神经冲动传出减少,而使血压下降。b型受体激动的效应则相反。(二)多巴胺(DA)1.DA的生物合成及代谢∶脑内DA及NE分
8、布并不一致,DA即是NE的前体,又是独立的神经递质。但DA能神经元中不含有DBH。DA经MAO及COMT的作用,最终生成高香草酸(HVA)排出体外。2.DA受体及其功能:DA受体分为四亚型D1,D2,D3及D4;另外又将其分为D1型受体∶D1及D4;及D2型受体∶D2,D3。 D1型受体与腺苷环化酶(AC)偶联,使cAMP升高。 D2型受体与AC不相偶联,能使cAMP减少。D2受体的功能与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