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

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

ID:1111714

大小:1.01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7-11-07

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_第1页
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_第2页
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_第3页
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_第4页
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提示一、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分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应用性专题、案例分析、调研报告。二、论文的正文篇幅要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论文不低于2万字,属于应用性专题,案例分析与调研报告的学位论文,不低于1.5万字。三、应用性专题、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型的硕士学位论文必须要有案例材料作为支撑,案例材料计算在正文篇幅的字数内。注(其余要求见网页):西南政法大学网站->研究生部网页->法律硕士->培养要求->关于规范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的通知提示:《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是应用性专题论文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法

2、律硕士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法律硕士理论性研究论文评阅参考标准应用性专题研究论文评阅参考标准一、论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与司法实践价一、论文的选题意义值二、对文献资料掌握的程度二、所选案例及调研数据是否紧扣论题三、论文所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三、论述及论证方法是否反映了对基础理知识水平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四、是否针对特定的问题做出了独立思四、论文的创造性考,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五、不拘泥于理论性研究论文格式,具有五、写作的规范性和逻辑性等方面与论文类型相适应的写作规范与逻辑六、论文的不足六、论文的不足论文所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论文所反映的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论文写作水平论文写作水平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该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该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是否同意该硕士生参加论文答辩是否同意该硕士生参加论文答辩在职攻读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自首的从宽处罚根据及实务疑难问题研究导师:张武举副教授作者:刘彬中国·重庆二○○八年九月内容摘要中国现代意义的自首制度是在建国后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指导下产生的。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量刑制度,自首制度在促进犯罪人改过自新、提高司法机关的办案效率、实现刑罚的目的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

4、1997年刑法的修改和1998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颁布实施,我国的自首制度日趋完善。然而,人们对自首的成立条件一直存在认识分歧,严重影响到了自首的司法适用。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在自首成立条件方面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是因为没有恰切地认识到自首从宽处罚的根据。于是,探究自首从宽处罚的根据,就是解决自首制度的设置、和理解适用的关键所在。文章指出,自首从宽处罚的根据在于,自首行为反映了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恶性较低,矫正犯罪人所需的刑罚量较小,故而应给予从宽的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从自首从宽处罚的根据出发理解和适用刑法规

5、定,唯此,方能正确发挥自首制度的功能,做到量刑合理、处罚公正。本文除引言之外,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关于自首从宽处罚根据的探讨。这一部分先阐述了我国自首处罚的概况,接着探讨了自首从宽处罚的根据。笔者对刑法学理论界关于自首从宽根据的四种主要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观点关于自首者人身危险性相对较低,自首使司法资源节省,侦办成本降低,因而可以从宽处罚的思想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然而,如果对自首从宽根据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拷问,就会发现这些观点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瑕疵。因此,笔者尝试在主流观点之外另辟蹊径,从自首者的主观态度出发,认为对自首者从宽处罚的根据一

6、定在于其自身,内在于该犯罪人,这个根据一定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由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自首行为一般情况下反映出了犯罪人实施犯罪时的主观恶性较低、人身危险性较小,其只需要相对较短的刑罚来矫正,故而应宽处罚。第二部分:关于自首的成立条件。自首的成立条件是自首概念的具体化,是认定自首的重要标准。1979年刑法及相关解释对自首的成立条件采“三要件说”,而现行刑法对自首的成立条件则转变为“二要件说”。对于现行刑法扩大自首成立范围的规定是否合理的问题,本文从自首从宽处罚的根据着手,结合刑法条文的规定,论证了现行刑法扩大自首成立范围的1合理性。第三部分:自首适用中的疑难问题分析

7、。该部分主要探讨了在司法实务中出现的一些自首认定的疑难问题,主要涉及犯罪嫌疑人逃跑后,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归案的自首认定、余罪自首的认定、一审翻供,二审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行为的自首认定、准自首的主体认定、单位自首的认定以及过失犯罪的自首的认定。本文认为,之所以司法实践中会存在关于自首的诸多争议。一方面是由于法律的规定不够明确,另一方面在于司法者对于自首的从宽根据没有正确的理解。本文从自首从宽的根据着手,对上述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关键词:自首从宽根据成立条件认定2AbstractChina'smodernsenseofthesystemi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