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

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

ID:1111197

大小:640.3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07

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_第1页
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_第2页
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_第3页
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_第4页
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科学进展2010,Vol.18,No.12,1872–1881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张耀华刘聪慧董研(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2)摘要由于自尊并不能完全地预见个体心理健康的程度,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构念。本文介绍了其中的努力之一,在吸收东方佛学思想的基础上,Neff于2003年提出了自悯这种新的自我观形式。文章介绍了自悯的成分,即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和正念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然后,从早期经验、社会文化的角度讨论了自

2、悯的影响来源;在心理功能方面,自悯能有效地帮助个体应对负性事件,增强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力量,对人际知觉和互动也有重要影响。自悯的这些积极功能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运用。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自悯;自尊;正念;自我观分类号B848;R3951引言Brown,etal.,2009)。然而,过去的研究大多聚焦怜悯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人类的优秀品质。孟于对他人的怜悯,当怜悯指向自我之后,它又会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恻隐之心”看作人的四善有怎样的结果呢?最近,有学者(Neff,2003a,端之一;在西

3、方,怜悯也备受赞许,亚当·斯密把2003b)提出了自我怜悯(self-compassion)这一概它视为道德的基础。在心理学中,有研究者(Haidt,念,并对之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显2003;Keltner&Goetz,2007;Singer&Lamm,示,自悯这一构念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的应2009)认为怜悯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遭遇感到关用中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尝试对这些学者的切时所体验到的情绪。怜悯通常由他人的痛苦或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接下来,文章首先对自悯进悲伤唤起,并引发助人、安慰

4、或其他减缓他人痛行了界定,指出了引入自悯的必要性,它的成分苦的行为。有关怜悯的实证研究表明,具有怜悯以及类型;之后介绍了自悯在个体上分布出现差心的个体更可能对他人的痛苦加以关注,进而在异的影响来源;最后我们回顾了自悯的心理功能行动上帮助那些状况不佳的人(Eisenberg,2002)。以及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最近,脑成像的研究也发现,怜悯会激活腹内侧2自悯的界定前额皮层(ventromedialprefrontalcortex),而这一2.1自悯的来历脑区通常涉及观点采择,激活程度更高的被试往Neff

5、(2003b)论称,之所以需要提出另一构往施与对手更少的报复性攻击行为(de念来描述个体的自我观(self-view)其原因在于自Vignemont&Singer,2006;Lotze,Veit,Anders,&尊并能反映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的程度。因此在Birbaumer,2007)。这表明怜悯可能会激发帮助改介绍自悯之前,有必要简要地回顾一下自尊与个善他人福利的动机。不仅如此,Singer和Steinbeis体心理功能的关系。长久以来,对于学术界和大(2009)论证了怜悯在合作中的作用,基于怜悯的

6、众而言,高自尊都是值得追求的,因为高自尊即动机会缓冲背叛的效应,当被试面临他人的背叛意味着高成就,好人缘。但是,最近的研究却对时,怜悯能够防止合作的破裂。怜悯不止服务于这一看法提出了质疑(综述见Baumeister,助人、合作等社会功能,最近的研究显示怜悯对Campbell,Krueger,&Vohs,2003)。高自尊在带来个体的健康具有益处,它能改善个体的免疫系统心理益处的同时,也往往会导致偏见,攻击以及和应激反应(Pace,Negi,Adame,Cole,Sivilli,一系列自我保护或者自我

7、抬升的策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矛盾,一些学者认为高自尊具有异质收稿日期:2010-01-15通讯作者:刘聪慧,E-mail:liuconghui2001@gmail.com性(Baumeisteretal.,2003;田录梅,张向葵,1872第18卷第12期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1873-2006)。高自尊本身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构念,它可因此,在自我观的问题上,自悯代表了另一种新以被分解为不同的形式。例如,研究者开始从自的自我观形式。尊的稳定性(Kernis&Waschull,1995)

8、,自我价值自悯的思想来源更多地汲取了佛学的思想,的权变性(contingencyofself-worth;Crocker&在佛学中的对应词更接近于“悲”。虽然出自佛学,Wolfe,2001)以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相异性但是对人类的幸福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有(Bosson,Brown,Zeigler-Hill,&Swann,2003;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参与对自悯的研究。事Jordan,Spencer,Zanna,Hoshino-Browne,&实上,随着东西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