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10943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第十讲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讲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备案[开课]“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考试大纲》在“修辞”方面的要求。对这一要求,应分两点理解:其一,“常见的修辞方法”重在“常见”,《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八种: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其二,高考考修辞方法重在理解运用,而不在辨识,且常与仿句、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等相结合,题型为主观性试题。复习此知识时,首先要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其次,注意培养善于运用联想和想像的能力。相似、相反、对比、联想能力是仿写、续写比喻句成功的关键。另外,还应留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提高语言修辞素养。[链接]一、常见修辞手法解析请参见教师
2、用书的“核心释疑”的相关内容。二、几种易混修辞格的区别1.借代与借喻的区别由于它们都不出现被修辞的对象,借喻只出现喻体,借代只出现代体,因而很容易混淆。区分办法有二:其一,把握二者概念。“喻”是追求相似性,“代”是追求相关性。其二,可采用替换法。能够将其替换成明喻的是借喻,反之,不能替换的则是借代。例如①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可以替换成:“‘月色下的天地’像‘银子’一样白。‘黑夜’像‘墨汁’一样黑。”②“给,袁大头!”就不能替换成“光洋像袁大头。”所以例①是借喻,而例②是借代。2.对偶与对比的区别简而言之,对偶与对比的着眼点不同:前者追求形式上的表
3、达效果,即结构形式的整齐、和谐;而后者追求内容上的相反、相对。当然,对偶中的反对既是内容上相反对比,又是形式上的工整对偶,这属于辞格的兼类。3.对偶与排比的区别由于两者都追求形式上的表达效果,因而有必要加以区别。对偶的句子成对,是一双构成,而且结构字数必须相同;排比句不要求成对,奇偶皆可,字数也不要求相等,但它要求至少是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排列。4.比喻和比拟的区别由于二者追求的都是语言表达内容上的效果,实现语言形象、生动的目的,因此,区别二者的关键仍然在于理解概念。比喻是打比方,重点放在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上,不管哪一种比喻形式,喻体都一定出现在句子当中。比
4、拟是拟物为人或拟人为物,作为拟体的人或物在句子中不出现,它是直接拿甲物写乙物,使某—人或事物具有它本来所不具备的另一种事物的特征。6从表达方式讲,比拟比比喻表现得更强烈、更真切,它不是说甲像乙,而是直接把甲当作乙来写,把乙(人或物)的某些品格、特征直接赋予甲而不出现乙的外在形象。所以它追求拟此为彼,则彼此交融。如:瘸腿老头是个老牛贩子,他一进牛市所有买牛的都拿眼睛挖他,凡他拍过板的牛马上涨价。另起一行“挖”就是将人们的眼睛比拟作尖刀,它是直接将“尖刀”锋利、锐利的特点融入句中。5.设问与反问反问和设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有明显区别:①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
5、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②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强烈的反问语气表明作者的思想;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③反问句不能作文章标题,而常用在段尾或文章结尾;而设问可作文章标题,常出现在篇首、段首等处。三、对联的写作:1.对联的形式及特点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文。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①正对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
6、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反对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串对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要写好对联,需要掌握对联的特点: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②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要词性相同,结构相同。一
7、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结构上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等等。④要内容相关或相反,上下衔接。上下联意思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⑤相对的字不能重复。在对联中,上下联相同位置的两个字绝对不能重复,不能在上联出现某字,下联相同位置又出现某字。3.编写对联的常用技巧①比喻法“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它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