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之我见

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之我见

ID:11107413

大小:51.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0

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之我见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之我见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深刻明晓的哲理、工巧绚丽的辞藻、优美丰富的意境、悦耳动听的韵律,千百年来光耀人间,滋润并哺育着华夏代代儿女。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文学知识上的提升,更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9/vie  然而,我们悲哀地看到,一个个或朦胧幽美或苍茫辽阔的意境变成了一个个枯燥的模板,一首首饱含深情、感人至深的佳作蜕化为了一个个冰冷的考点

2、,一篇篇文质兼美、含蓄隽永的诗词异化为一道道刁钻的试题……于是,我们痛心地见到:课堂上,老师声嘶力竭地讲着,学生无精打采地听着;老师声情并茂地吟诵着,学生有口无心地跟读着;老师苦口婆心地分析诗文,学生被动机械地记笔记;花在诗歌上的时间不可谓不多,气力不可谓不大,可是一到考试,诗歌读不懂,术语不会用,形象指不出,情感悟不到,高中古诗词教学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就摆在了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如下思考。  一、什么是古

3、诗词有效性教学  有效教学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活动”。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教学效果最佳,即教学投入最少,教学产出最多;第二是教学时间最少,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诗歌有效性教学就是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古典诗歌本身的特点(凝练含蓄、暗示性强、情感丰富、意蕴深邃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诗歌学习和体悟的主体,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效完成诗歌教学的各

4、个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古诗词有效性教学具体策略  1.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囿于旧有的教学模式,习惯于把学生当做容器,习惯于把课堂当讲堂。比如注重对作者进行介绍,忽视相关背景介绍;注重字词句的解释,忽视字词句的鉴赏;注重考点讲解,轻视情感体悟;注重参考答案,忽视个性化解读。这很大程度上是滞后、陈旧的教育理念造成的,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则为我们观念的转变明确指明了方向:“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

5、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如果广大语文教师能够沿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那么教育理念的更新将变成现实。  观念的转变需要素养的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叶圣陶先生说过,做教师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肯负责,二是有本钱。然而教学实践中,王家新教授说:“中学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还在于,许多老师对所教诗歌作

6、品的理解不够到位,也缺乏一种深入文本解读、辨析和阐释能力。”语文教师诗歌素养的缺失,是诗歌教育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许多教师本钱不厚,专业素质不过硬,没有厚实的诗歌艺术功底和驾驭诗歌的理论厚度,缺乏独立解读诗词的能力,离开了教参,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鉴赏辞典,不知道讲什么;离开了参考答案,不知道念什么。这样古诗词教学走向一片僵化、呆板、无趣、乏味的尴尬境地,让学生难以步入风光旖旎、绚丽多彩的�歌殿堂。  所以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教学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  2.以史释诗,知人论世  南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明确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文章与时代密不可分。读古诗词更是如此,因为古诗词距离我们时代久远,在理解时要从诗人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个人身世背景出发,在历史典籍与文献史料中观照,回归诗人创作之“原生态”,以阐释诗歌本义与诗人本意为确凿,以期达到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深度阐释。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作品相对应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历史掌故,了解作者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情感轨迹等。

8、比如,学生只有对李清照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较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欢乐是她少女情怀的体现,才能更好地理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因丈夫赵明诚游学在外后萌生的相思情怀,才能更好地认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g土”是缘于丈夫亡故、国破家亡的赤子之心。  3.诵读吟咏,美读浸意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德国美学家杜夫海纳曾说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