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06211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创新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创新研究论文苏顺峰吕世光张建军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创新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苏顺峰吕世光张建军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创新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符合新形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发展,尤其是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每年以60一70万增加,
2、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新的形势,国家确立了“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目前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不完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联的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不深,自身作用发挥不够,导致客观上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本,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形势及现状(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其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
3、求职者的能力和劳动力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使得就业门槛也越来越高,直接对大学生就业构成了很大影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需要渊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实践技能,而目前许多学生理论功底扎实,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我国相对落后的教育体制构成了严重的矛盾。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大招生而带来的毕业生高峰的到来,毕业生供给量的急剧增加,使得毕业生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竞争。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
4、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我国的工作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相反国家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在加快进行以机构和人员精简为内容的改革,就业岗位在急剧减少;同时由于社会结构调整、国家宏观调控、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两者间的矛盾大大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在就业指导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就业指导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为就业指导工作投人的经费和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不足,就业指导课程所用教材大多内容陈旧、雷同,指导性不强,传授的知识不能有效运用于毕业生求
5、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二,就业指导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发展。由于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由政工干部和管理干部兼任,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时间较短,缺乏系统的职业心理学、高等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帮助技巧、测评技巧、完善的职业伦理和法律知识、培训技巧、宣传和公关技巧等专业技能,从而导致就业指导的内容不够系统,方法不够科学,无法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和就业形势变幻的需要。第三,信息来源不够,信息内容不充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能有效与用人单位沟通,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信息量不足,毕业生不能适应人才需求和人才流动的市场化趋势。二、建立全过程就业指导的
6、工作体系就业指导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之中,这是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体系的灵魂。大学生的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积累,因此就必须转变就业指导只是毕业年级事情的观念,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培养全过程。在大一新生人学时,为大学生进行测评,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二年级,帮助大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的要求、条件,明确今后的求职方向;三年级,提供实习、社会实践和培训机会,并开设一些综合素质训练课程;四年级,开展求职择业技巧、技能指导,择业心理辅导等。让学生一人学就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
7、求,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经过4年的学习与指导,使学生能够以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技能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三、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化、资源化的工作体系(一)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面向信息的科学管理方法。要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高校一方面要加快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还要借鉴企业管理信息化理论和方法,建立大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提高就业指导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