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集团发展战略

江铃集团发展战略

ID:11085056

大小:1.0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7-09

江铃集团发展战略_第1页
江铃集团发展战略_第2页
江铃集团发展战略_第3页
江铃集团发展战略_第4页
江铃集团发展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铃集团发展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铃集团发展战略1.3江铃集团简介1江铃集团成立于1968年,是中国汽车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2006年销售收入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239位,列中国机械500强第25位。江铃集团隶属于南昌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所属全资及控(参)股子公司18家,现有总资产148.9亿元,净资产达61亿,拥有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身、车架、前桥、后桥等六大总成制造工艺设备,整车制造能力达到29万台套/年。2004年11月,江铃集团与长安汽车合资组建江西江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控股"),投资总额10亿元人民币,江铃集团与长

2、安汽车各占50%股份。目前,江铃控股持有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汽车’’)股权41.03%、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持股30%。近几年,江铃通过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等多家世界优强企业展开合资合作,充分借鉴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的制造、工艺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了销售、采购、物流、产品开发体制的不断创新。江铃注重以“品质提升品牌",坚持“科技兴企”。公司先后通过IS09002、QS9000、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江铃股份公司率先在国内通过ISO/TSl6949一体化认证。江铃已建立企业内部专用网络,尤其

3、是QAD商务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销售、采购、物流、制造、财务结算的科学管理,为建立快速反应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管理流程信息化奠定了基础。目前,江铃集团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集整车、发动机设计开发,工艺材料开发,试制实验于一身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汽车震动噪声、道路仿真、发动机增压等技术性能及分析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强大的技术后方,主导产品已发展到涵盖全顺、JMC轻卡、JMC皮卡、陆风四大系列530多个品种。2006年5月,由长安、江铃共同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风风尚MPV车正式推向市场,2007年10月,江铃首款轿车陆风风华全面上市销售,

4、江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涵盖商用车、乘用车两大领域综合性汽车生产厂家的实质跨越,初步具备了参与宽领域多方位竞争的条件。此外,江铃集团也在进行汽车零部件的战略重组,积极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做大做强。在此背景下,中国车用柴油发动机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战略项目——江铃VM发动机正式开工研发兴建,江铃与国际最大的齿轮变速箱制造企业之一德国格特拉克公司、世界拖拉机最大厂商印度马亨德公司等先后成立零部件、整机合资企业,江铃零部件产业配合整车规划布局迅速扩张做大做强,以江铃集团为基地,将变速箱输送北美、西欧,将拖拉机销往美国印度等国家。随着整车、零部件业务双箭齐发,江铃集团主要经济指标

5、销售收入、利税、工业增加值在三年之内均翻了一番。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期间,江铃集团累计销售汽车30万辆,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85亿元,与“九五"期间相比分别增长了3倍和2.63倍;累计赢利超过26亿元。十一五期间,整个江铃集团框架内,还将投入20多亿元用于新车型研发和技改建设,从而在十一五末达到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整车年销量超30万辆的规模。据江铃汽车年度财务报告显示,2007年公司共销售整车106,565辆,占全国汽车市场份额的4.7%,按细分市场分类:(1)轻卡系列,07年销售59,397辆,占同类车型市场的5.9%,排第5位;(2)全顺,07年销售26,049辆,

6、占同类车型市场的14.5%,排第2位;(3)中档经济型SUV越野车,07年销售12,83l辆,排同类车型市场的第4位。第2章江铃集团外部环境分析2.1宏观环境分析2.1.1产业政策环境分析(1)产品政策H11)《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2006年12月26日正式出台,发改委将通过联合重组,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等六项措施,改变目前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调整措施为:(1)控制新建整车项目,适当提高投资准入条件。(2)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自主品牌产品。(3)推进汽车生产企业联合重组。(4)支持汽车零部件工业加快发展。(

7、5)建立产能信息监测制度,指导企业开拓新兴市场。(6)完善对国有汽车企业集团的业绩考核内容。调整目标为:遏制跨国集团的快速产能扩张,防止内资企业的投资冲动。推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资本多元化改造,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推进中外合资企业建立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机制,形成国有、民营及中外合资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该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对项目的审批约束,控制产能过剩。这将使得新的合资项目受阻,异地建厂难度加大,但对现有企业的产能扩张控制难度较大。总体看,政策对产能的扩张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民族企业的影响稍大一些,因为目前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