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例乳腺肿物穿刺临床细胞学及组织学对比研究

385例乳腺肿物穿刺临床细胞学及组织学对比研究

ID:11063595

大小:2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9

385例乳腺肿物穿刺临床细胞学及组织学对比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385例乳腺肿物穿刺临床细胞学及组织学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85例乳腺肿物穿刺临床细胞学及组织学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85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相对比。结果:385例针吸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诊断比较,总准确率为95.5%,无假阳性报告。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关键词]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病理组织学[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155-02乳腺肿块在女性患

2、者中可谓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只凭症状和体征诊断上往往有一定困难,而正确的诊断决定着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笔者近十年来对乳腺进行穿刺一千余例,其中385例作了病理对照,笔者就这385例患者进行临床细胞学检查与病理活检对比分析,以提高对乳腺肿块特别是对乳腺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笔者近十年来(即1999年1月~2009年1月),对乳腺肿块所作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共16297例,其中有组织学对照的385例,病理诊断乳腺癌有78例。本组385例中,男5例,女380例,男∶女为1∶

3、76,年龄最小15岁,最大82岁,平均38岁;临床症状,一般首发表现为肿块,轻度疼痛或无痛,病程最长10年,最短3d。1.2取材与染色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于诊断床上,常规消毒皮肤,用一次性10ml注射器配置9号针头,左手固定肿块,右手持针刺入肿块,在保持负压的情况下,改变方向来回抽吸2~4次后减压拔针,以吸取不同部位的细胞,将抽出物加压推出至载玻片上,按抽吸多少涂片若干张,待干后用瑞吉染色5~10min,镜检。2结果2.1乳腺穿刺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对比FNAC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01例,组织学为307例,

4、准确率为98.0%,FNAC诊断中乳腺恶性病变67例,组织学为78例,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85.9%,良恶性总的准确率为95.5%,12例可疑恶性中6例为良性,6例为恶性。对于可疑恶性者,建议术中作冰冻切片诊断。6385例患者术后组织学诊断为癌者78例,其中导管内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57例、髓样癌5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黏液性腺癌2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富于脂质癌1例。在组织学诊断为癌的病例中,有5例在细胞学中诊断为良性病变,其中2例为在乳腺增生的基础上出现局部癌变,穿刺中未抽到阳性细胞,1例组织学诊

5、断为导管内癌,另1例为小叶癌,病变直径均在1cm以内;另外3例是黏液腺癌、神经内分泌癌及富于脂质癌,因为异形性均不明显而诊断为良性病变。有6例良性病变包括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囊性增生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纤维腺瘤伴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及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为可疑恶性,建议术中作冰冻切片诊断,排除了恶性。2.2乳腺肿块细胞学特点2.2.1乳腺良性病变镜检时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形态大小一致,胞浆轮廓清楚,核圆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分布均匀,核仁不明显,急慢性乳腺炎在镜检时还可见到较多急慢性炎性细

6、胞。2.2.2乳腺癌细胞常堆积成团,细胞大小不一,胞浆界线不清,核圆、卵圆或不规则,可见裸核,核膜厚,染色质粗糙,分布不匀,核仁大和(或)多且明显,有时可见核分裂象。3讨论乳腺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但少数青年妇女也可发生,在笔者发现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1例只有23岁。在临床上,根据乳腺肿块的症状及体征来诊断乳腺6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远红外透照、热图、相靶照相、CT都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但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完全代表病理性质[1],FNAC则是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近年来,由于细

7、针穿刺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乳腺冰冻切片的数量逐渐减少,在国外的很多医院不做肿瘤的冰冻切片,而要求做标本边缘和淋巴结是否受累[2]。但FNAC也有其不足之处,是假阴性及假阳性的出现,关于穿刺引起的假阴性的原因,根据文献资料及笔者的经验,认为有如下几点:①穿刺部位不够准确,有时肿块较大,但只有部分癌变,这可引起假阴性。笔者曾遇到1例患者,女性,58岁,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5cm×4cm×3cm不规则结节状肿物,第一次穿刺抽出淡粉红色液体约20ml,离心涂片镜检见血液成分、少量泡沫样细胞及增生腺上皮细胞,未

8、见癌细胞;但抽出液体后右乳肿物仍然存在,只是有所缩小,部分区域塌陷,留存的结节依然质硬,笔者进行了第二次穿刺,这次笔者从质硬结节处进针,从不同方向抽吸,似有沙粒样感觉,此次穿刺抽出灰白色物少许,涂片见有明显异形的癌细胞,术后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②细胞学医生阅片经验不足,对肿瘤细胞形态特征掌握不准;③细胞涂片质量及染色不佳,影响诊断;④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对有些类型乳腺癌效果不理想,如伴广泛纤维化的癌、导管内癌、小管癌、筛状癌及体积很小的癌[3]。6引起假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