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ID:11035344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1页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2页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3页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4页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城北校区(311100) 张燕芬[摘 要]楹联是汉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最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特征,具有无穷的魅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对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追寻它的历史,探索它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运用楹联。[关键词]课程资源 楹联 开发 利用[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1007-9068(2015)10-01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教师

2、要开发课程资源,并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我们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习语文的过程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孩子完善、丰厚自己文化底蕴的愉快历程——这是语文教学的崇高使命。汉语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楹联作为汉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最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特征。它以极短小的篇幅展现了汉语对仗工巧、音韵和谐之美,具有无穷的

3、魅力。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这一艺术。“禹航者,夏禹东去,舍舟登陆,因以为名。”神秀的余杭镇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绮思妙句,锦联华章,读之如坐春风,如饮甘霖。鉴于此,笔者和同事、学生一起在楹联的世界里求索。一、追寻:历史源远流长诵古诗,论风俗,知春联。【教学案例】(出示《元日》)师:老师今天把这首诗带来,大家一起美美地读一读,体味一下,你会发现诗里藏着许多有趣的过年风俗。(学生诵读古诗并交流,明确过年的风俗:爆竹声声、喝屠苏酒、换桃符)师:“新桃换旧符”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

4、,教师补充)(师生共同交流春联的历史:桃符→春联→明清发展→春联的普及)师:春联就是起源于“桃符”,请看一下桃符。(学生看课件)民间传说桃木能辟邪。古时习俗,新年时用桃木板画上降鬼大神画像,悬挂在门旁。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在桃木板上题吉祥祝福的联语,这样一来桃木可以镇邪,二则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三则美观门户。相传,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提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的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元太祖朱元璋功不可没。课外,大家可收集一下朱元璋与楹联的故事。从此,楹联这一文学形式也不再只局限于春联,我们可以在很多场合看到楹联的身影,比如——生:喜联、

5、挽联、寿联,新屋落成联、店铺开张联,各种名胜古迹上也有对联。师: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对联高手。明朝的解缙,清代的纪晓岚、郑板桥等,他们留下了不少的楹联佳作,同时也有许多故事流传至今哦!(欣赏过年人们写春联、贴春联,春联背景下的全家福等照片)【反思】作为浙江省试教先进单位,经典古诗词诵读是学校的一大亮点。素有“诗中诗”美誉的楹联课程开发,为孩子们亲近母语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户。于是,我们从了解楹联的历史入手,几次备课,无数次修改后,设计了以上的活动方案。先让孩子们诵读他们熟悉的古诗《元日》,展开古时过年习俗的讨论;再引出“新桃换旧符”就

6、是现在的楹联;然后以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讲故事的形式,并以形象直观的课件加以辅助,介绍楹联。这样让他们了解联源远流长的历史:楹联起源于桃符,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在桃符上题联语,在明清时期得到迅速发展,现在楹联已经得到普及。孩子们以此联系生活实际——处处可见楹联的身影,感受到楹联是一种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这一历史还是比较陌生,很多知识都是教师在讲解,但是留给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的内容还是很多,如朱元璋在民间留下的春联墨宝,明清时期解缙、纪晓岚等对联高手流传下来的楹联佳话……

7、二、探索:简约而不简单赏春联,知春联,试身手。【教学案例】(一)教师出示春联师:请欣赏以下几幅春联,读一读,品一品,说说你发现上下联有什么特点。丰年飞瑞雪好景舞春风东风送暖家家暖瑞雪迎春处处春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学生自由读春联,讨论、交流,最后概括春联两个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二)据这两个特点,试一下身手1.连一连。绿柳舒眉辞旧岁     梅桃杏李梅占先爆竹声声春讯早     红桃开口贺新年春夏秋冬春为首     国富民强日月增辉山欢水笑神州添彩    桃符处处岁时新2.巧填楹联。(1)填数字组成春联。江山千古

8、秀,中华(  )年春。花香飘四季,鸟语鸣(  )春。九州春意闹,(  )海气象新。(2)填动物名组成春联。鸡携竹叶去,(  )踏梅香来。闻(  )欢起舞,跃马喜迎春。一马当先辞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