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

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

ID:11006849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_第1页
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_第2页
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_第3页
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_第4页
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1)-----李季(作者简介:李季教授,系广东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部主任)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三大困扰:(1)德育“无位”——“说起来重要,站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首位不到位;(2)“5+2≤0”——德育效果不理想,学校的正面教育往往被社会的负面影响所抵消;(3)德智“两张皮”——德育与智育脱节,育人与教学相分离,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只是一句空话。随着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影响的不断增强,媒体文化业已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影响源”,而家庭、学

2、校的教育功能日渐弱化,尤其是单亲、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凸显,德育工作的难度增大,德育“无位”、“低效”和“德智两张皮”现象更为突出,学校德育“无力”、“无为”、“无奈”状态更加明显。为改变上述现状,近些年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德育要抵及人心”、“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口号不绝于耳,成为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界有识之士,乃至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呼声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他律到自律,由教化到自省是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因此,传统的学校德育在方式上较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思

3、想观念的说教和道德人格的自省,而较少关注品德内化过程的规律,尤其是德育要求如何通过主体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走进心灵——入脑入心而成为品德素质的心理机制。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不仅是一种道德知、情、意、行协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感知-体验-明理-导行”的心路历程,情感因素特别是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方式的简单化和品德内化过程各环节关注、监控的不到位往往导致效果偏低或缺失。长期以来德育的“5+2≤0”现象以及学生品德素质上的知行脱节、表里不一等令人困扰现象,与此不无关系。德育方式直接影响品德内化过程及其效

4、果。创新德育方式,特别是探索形式生动活泼、受学生欢迎和符合品德形成规律的德育方式,是增强德育实效、破解德育难题的有力措施,是促进德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叙事德育是近年来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德育的实验研究中探讨和总结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叙事德育是教育者通过叙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响和促进学习者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习者品德发展的有效方法。教育者叙述的可以是现实的直接生活经验,也可以是文学和历史的间接生活经验——如寓言、童话、典故、人物事迹、成语故事等

5、,通过对叙事内容的理解、反思、讨论、评价,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叙事德育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不是简单地叙述一个道德事件,而是要在道德事件叙述的基础上,借助事件本身所蕴涵的道德价值观加以分析,讨论、提炼,从而去理解人生、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进而达到道德自我建构的目的。叙事德育可以运用到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中,可以应用在教学上和班级管理上,尤其是在主题班会课中效果更为明显。叙事德育由教师叙事,也可以由学生自我叙事,可以是德育的方式和学生品德自我教育的方式,也可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学校德育常用的养

6、成、说理、辅导等德育方式相比,叙事德育是一种更真实、更有效的和更能入脑入心的德育方式。因为叙事德育过程的心理结构,即“感触-感动-感悟”的心路历程与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感知-体验-明理-导行”内化规律完全吻合,而且,由于有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作动力,学生品德内化过程强烈而深刻,品德生成要素同步而协调,品德形成过程形成一种自主、自觉、自动、自悟、自省的自我建构机制,达到“自律”境界,因而成为走进学生心灵的一种德育智慧。德育低效现象的症结是德育要求未能有效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其中关键是未能形成有效交汇点。叙事德育按照学生品德形

7、成规律,通过叙述真实的教育故事或生活事件来点燃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智慧之光,让学生因感触而感动,因感动而感悟,受启迪而明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目的,切实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正是叙事德育实践与研究的意义之所在。叙事德育有四个基本特征:以故事为内容——起着触动和感动心灵的作用;以叙述为途径——具有开启和走进心灵的功能;以共情为特点——产生感动和激励心灵的作用;以明理为目的——起着感化和引导心灵的作用。与养成、说理、辅导等德育方式相比较,叙事德育的特点表现为:以情感引导认知和品德自我建构为目标理念;以故事性、

8、感化性、生成性为内容特点;以感触-感动-感悟为过程特点;学生是教育感动的对象;教师是学生心灵的感化者;以叙述、叙说、演示、反思、体验、自省等为具体方法。叙事德育具有促进学生品格、心理以及整体素质全面、互动、协同、和谐发展的多方面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引趣功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的“故事情结”。故事具有启动这一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