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plc法测定中药退黄外洗液中栀子苷含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HPLC法测定中药退黄外洗液中栀子苷含量[摘要]目的:建立测定中药退黄外洗液中的栀子苷含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栀子苷在0.0312~0.936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2.4%。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好、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控制。[关键词]中药退黄外洗液;栀子苷;HPLC;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R28
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137-02中药退黄外洗液由栀子、茵陈、大黄、柴胡、郁金、金钱草、车前子等十六味中药组成。临床上具有治疗或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作用[1]。方中君药栀子为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药[2],调查发现,栀子中含有多种的化学成分,如黄酮、环烯醚萜苷、三萜、有机酸酯,另外还含有D-甘露醇、甾醇、长链烷烃、醇、色素及多糖等[3]。《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栀子”项下收载有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4],为确保中药退黄外洗液的疗效和质量,拟增加其有效成分栀子苷含量测定方法,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指标
3、。51仪器与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00,Chemstation工作软件;乙腈为色谱纯试剂,水为重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栀子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49-200613);中药退黄外洗液(批号:080225,080515,080827)及缺栀子的阴性对照样品(均由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2方法与条件2.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Shim-pack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8nm;进样量:10μl,柱温:30℃,分离度:1.
4、5。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应不低于5000。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30μg的溶液,即得。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2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2.4阴性对照试验5取缺栀子的阴性对照溶液,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方法测定,结果表明,阴性对照溶液在与栀子苷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未显色谱峰,故阴性无干扰。2.5线性关系考察取栀子苷对照品溶液(31.2μg/ml)。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3、5、10、20、30μl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栀子苷峰面积
5、,以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得回归直线方程Y=893.51X+34.78,r=0.9997。结果表明,栀子苷进样量在0.0312~0.93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6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080225)5份,按正文拟订的方法测定,测得栀子苷的平均含量为1.08mg/ml,RSD=2.1%(n=5)。2.7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080225),于0、1、2、4、8、12h进样,结果测定的RSD=1.4%(n=6),试验表明,在12h内,供试品溶液稳定。2.8精密度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080225)重复进样5
6、次,测定结果的RSD=0.4%,结果表明精密度理想。2.9加样回收试验取经测定含量的中药退黄外洗液(批号:080225)1ml,平行取样6份,分别精密加入浓度为0.59mg/ml的栀子苷对照品溶液各25ml,按正文拟订的方法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99.9%,RSD=2.4%。2.10样品的测定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3讨论3.1色谱条件的选择关于栀子苷在复方中含量测定的研究,有很多报道[5-7],本实验栀子苷的检测波长“238nm”,流动相的选择“乙腈:水(15:85)”均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栀子
7、”[3]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在该色谱条件下,对照品峰与杂质峰分离较完全。3.2样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本品的制备采用了水提醇沉的方法,由于栀子苷为环烯醚萜苷,极性较大[8],可以通过水提来提取,而醇沉则使到极性更大的杂质去除掉,故本品供试品溶液制备考虑直接稀释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照品峰与杂质成分的分离效果较好,峰面积重现性好,加样回收率较理想,说明该样品溶液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参考文献][1]黄仕孙,高桂娥.中药退黄外洗液皮肤给药刺激性试验[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23-25.5[2]刘瑛,张浩.栀子药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J].华西药
8、学杂志,2003,18(5):374-375.[3]赵超,康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