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85591
大小:39.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高中数学选修教材归纳推理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归纳推理》教学设计四川省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黄少林一、教学内容分析《归纳推理》是人教A选修2-2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推理与证明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将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归纳,同时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2班的学生。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并且学生从小学起接触过很多运用归纳推理进行探索的实例,所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并不缺乏认知基础。三、设计思想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求为主,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教与学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
2、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掌握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归纳推理。过程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经历归纳推理概念的获得过程,从理性上认识归纳推理。情感态度目标: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优良作风。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归纳推理”教学难点:归纳推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六、教学过程设计1、听故事,引课题从前有一位富翁想吃苹果,打发他的仆人到果园去买,并告诉他:"要甜的,好吃的,你才买。"仆人到了果园,园主说:"我这里
3、树上的苹果个个都是甜的,你尝一个看。"仆人说:"我尝一个怎能知道全体呢我应当个个都尝过,尝一个买一个,这样最可靠。"于是仆人自己动手摘苹果,摘一个尝一口,甜的就都买回去.想一想:故事中仆人的做法实际吗?换作你,你会怎么做?设计意图:首先,听比让学生自己看更能让学生专注。其次,通过这则故事自然合理地过度到这节课的主题“推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创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气氛。2、知识构建问题1:什么叫推理?学生思考片刻后由教师从这个推理案例说明推理的含义: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来确定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就叫推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推理的一种常用方法,这就是归纳推理。01问题
4、2:那么怎样的推理是归纳推理呢?先看下面的几个推理案例:案例1:猪是用肺呼吸的;狗是用肺呼吸的;牛是用肺呼吸的;羊是用肺呼吸的;猪、狗、牛、羊都是爬行动物。猜想: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案例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2×180o;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3×180o;凸六边形的内角和是4×180o;三角形、凸四边形、凸五边形都是凸多边形猜想:凸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o案例3:铜能导电;铝能导电;金能导电;银能导电;铜、铝、金、银都是金属。猜想:金属都能导电案例4:当n=1时,n2-n+11=11,是质数;当n=2时,n2-n+11=13,是质数;
5、当n=3时,n2-n+11=17,是质数;当n=4时,n2-n+11=23,是质数;1,2,3,4都是正整数猜想:当n取任意正整数时,n2-n+11是质数师生一起将上述推理进行“符号化”,即将具体的、不同的对象进行抽象、概括,统一用字母表示:如将猪、三角形、n=1均用S1表示,狗、凸四边形、n=2均用S2表示,牛、凸五边形、n=3均用S3表示,……;爬行动物、凸多边形、正整数均称为S类事物,从而S1、S2、S3均为S类事物中的对象;将“用肺呼吸”、“内角和为边数-2个180o”、“n2-n+11是质数”均称为性质P,于是就得到了归纳推理的一般结构形式前提结论S1具有(或不具有)
6、性质PS2具有(或不具有)性质PS3具有(或不具有)性质P………………………………Sn具有(或不具有)性质PS类事物都具有(或不具有)性质PS1、S2、……、Sn都是S类事物的对象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设计意图:给出四个例子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观察分析、归纳类比做出合理分类,并抽象概括出归纳推理的概念,完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飞跃。帮助学生构12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3、初步运用(分组讨论)(1).正项数列
7、{an}满足a1=1,an+12=an2+1(n为正整数),试归纳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2).已知下列不等式:<,<,<,…试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设计意图:分组讨论降低了概念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够更多的围绕重点展开探索和研究。给学生创建一个开放的、有活力、有个性的数学学习环境。感受数学美和发现规律的喜悦,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去寻找规律、认识规律。对上述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并引导其对猜想的结论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归纳推理的形式。检验方法就是将一般性结论特殊化后可以得到已知的各个特例。在此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