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ID:10980504

大小:35.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9

浅议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议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汉语成为更好的语言交际工具,离不开“精讲多练”这一重要教学原则。本文从如何选择“精讲多练”原则的理解和如何有效结合“讲”和“练”这两方面来谈“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运用。关键词:精讲多练;教学原则;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精讲多练”是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界一致认同的教学观点,并不断加以讨论和实践。早在60年代,北京语言学院在强调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时,就把该原则在课堂教学上的体现概括为“精讲多练”4个字。通过多次课堂教学观摩和实践,我们发

2、现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把整个课堂活动的重点(约60%到80%的课堂时间)放在指导学生练习语言点的使用上,而不是局限于教师的讲解上。杨惠元也指出,“教师要控制讲解和练习的时间比例,课堂的时间是个常量,讲多了,练的时间就减少。语言是学生练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所以教师的讲要少,学生的练要多。一般来说,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60%;在口语课上,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70%”。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正确地使用“精讲多练”原则。在正确使用“精讲多练”原则前,我们认为,首先要明确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关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有

3、“水桶说”,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本身要有一桶水,课堂上注重“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关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模式,更倾向于“9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建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唱主角。而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的是“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在运用“精讲多练”的原则时,我们认为要牢记“精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去用,去练习。“精讲”是为“多练”服务的。那么,“精讲多练”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精讲多练”的内涵是教师尽可能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置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不断练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让

4、学生尽可能地开口说汉语,将汉语知识不断转换为汉语技能。“精讲多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下面我们将从“精讲多练”原则的理解和如何有效结合“讲”和“练”这两方面来谈“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运用。1.“精讲多练”原则理解1.1“精讲多练”的内容关于“精讲多练”到底应该“讲什么”和“练什么”,是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总的来说,应该知识角度和学生具体实际情况两方面综合考虑,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重难点和学生易混淆易错的语言点。具体说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汉语声调和易错的声韵母。(2)汉字书写。9(1)课文中出现的新的重点词汇、语法和句式。(2)学生不

5、易掌握的语言点,需要反复进行学习和操练,如:在的用法。(3)汉语特有的句式,如“把”字句等。(4)典型的常用的语言现象,这对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非常重要,如惯用语、可以类推的语法规则等。(5)学生易混淆的语言点,如:近义词“才”和“就”的辨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精讲多练”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课堂。1.2“精讲多练”原则中“精”的理解提到“精讲多练”,怎么理解“精”的含义,是我们不可逃避的问题。“精”仅仅是指“少”的意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我们认为,“精”应该是指在准确的基础上做到简单明了,深入浅出并且针对性强。在对外汉语教学,教授正确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反之,

6、我们讲得少但是不准确,最终学生不理解或是掌握不全面,那我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查漏补缺来讲解,那么精讲也无从谈起。9造成讲解不准确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教师自身因素,基本功不扎实,对自己要讲解的语言点掌握不够透彻;第二、教材本身讲解有局限性;第三、汉语中有很多语言点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定论,加大了讲解的难度。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认为在“精讲”中,我们必须对自己要讲的内容掌握透彻,针对教材的局限,可以查阅不同的资料进行补充说明,尽量避免将不确定的语言点。例如在学习“了”时,如:他吃了饭。或者他昨天去了我家。有的老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反复跟学生强调:“了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7、但是在“她后天要搬家了。”例子中却无法向学生解释“了”是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反而加深了学生的困扰。其实“了”的含义与“了”在句子中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当“了”位于动词后面,是表示动作的完成。如:他买了三支笔。他已经离开了上海。她听懂了我的意思。当“了”位于句末,是表示出现了变化,有了新的情况。如:他要当老师了。(现在不是老师,以后是老师了。)小明不去图书馆了。(小明原来的计划是去图书馆。)她现在结婚了。(她过去是未婚。)因此,在讲解“了”的用法,我们不仅仅要注意它的含义,更要注意它所处的位置。当然,如果我们在讲解的时候,一股脑的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