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名师点评0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压题名师点评0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ID:10980125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压题名师点评0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_第1页
压题名师点评0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_第2页
压题名师点评0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_第3页
压题名师点评0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压题名师点评0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ith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tisgettingincreasinglymature,andgraduallyinfiltratedintoallkindsofindustries.Networkinformation-seekingisanimportantwayforpeopletosearchinformation.However,asthereisamassofinformationoninternet。名师点评0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今年江苏卷的题型、题量和赋分如下。语言文字运用,共6题,24分。其中语音、成语

2、和病句3道选择题,9分;语言运用3道简答题,15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6空,6分。古代诗文阅读,5题,26分。其中选择题3道,9分;古文翻译1题3句,9分;古诗鉴赏1题2问,8分。现代文阅读,8题,34分。其中小阅读选择题4道,12分;大阅读简答题4道,22分。写作,1题,60分。因此,命题者严格遵循了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7年语文科考试大纲》和本省考试院制定的"补充说明"。从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选材到小阅读选用今年4月"世界汉学大会2007"主题演讲《汉学是什么》再到大阅读采用著名诗人、作家雷抒雁先生的具有浓郁关中风味的散文《麦天》,从要求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要求运用

3、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表达让"0"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到围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主题口号补写主持人的开场白再到以"怀想天空"这一抒情色彩浓郁的作文题目……充分表明江苏卷"语文科补充说明""注重能力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提高人文素养,同时注意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的命题指导思想得到命题者的高度尊重。关于三道语言知识题第1题语音,采用了前几年全国卷形式,但考查点还是同江苏去年一样,全部落在了常见多音字上,难度与去年相同,可能致误的是"着落/不着边际"(都音zhuó)的辨读。第2题恢复全部考查成语(没有像去年一样出现近义词辨析),除"

4、一孔之见"离学生距离稍远之外,"改弦更张""釜底抽薪"和"推波助澜"都是常见成语。选项应为"推波助澜",属褒贬色彩颠倒。难度与去年相当。第3题病句辨析应当比去年容易。A项是"传统"与"继承、提高、升华"不能同时搭配,B项也是"专利意识"和"开发水平"不能同"提高"一起搭配,C项是句式杂糅或成分残缺。值得一提的是正确项D,该句结构同1997年全国卷得分率极低"银行储蓄额的高低"那道题: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考生的跟斗可能跌在这里。关于小阅读这是一篇很新鲜的材料,刊载于2007年4月的《光明日报》,作者是人大校长纪

5、宝成先生。原是演讲稿,命题者作了较大改写,现近千字。这篇文章围绕"汉学发展历程"和"汉学研究应当持守的对话精神"设置了四道选择题:分别要求选出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和依据文中信息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文章视野比较开阔,人文底蕴不够深厚的考生可能会感觉有些困难。总体难度与去年冯骥才先生的《木版年画》持平。关于文言文材料节选自武敏之的笔记小说《三十国春秋》,传主是南朝刘宋时的高进之。选文700多字。江苏命题者在文言文取材上有一个"潜规则":避熟就生,而不像全国卷常选《史

6、记》等经典,而人物也常常与典故、成语有关。材料情节较为曲折,出现人物也多,要求判断的字词和翻译的句子,感觉上不太容易。第8题的中"爽"的"差错"和"趋"的"快走"义高中课文中都出现过;"刑"的"宰杀"义属名词活用为动词;"伺"为多音多义字,据文意因为"等待"而非"等候",属于极细微的差错,考生极易误判。第9题选出主人公"善于计谋"的一组是送分题。第10题正确选项为D,考点设在"桓道济为朝廷所收"上,事实上也是被诬陷而英勇就义了。翻译中的"设备"属古今异义,"死友""死君"属为动用法,这些也都有些障碍。关于古诗鉴赏江苏卷今年继续选用词作。作品为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全词如下

7、: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试题设计了如下两问:(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送别词,多叙男女离别。从古以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缠绵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往往笼罩全篇。辛弃疾的这首送别词,却立意不俗,超出常境。词开篇即述离情,词人把送别场面凝缩成"唱彻"而"泪未干",展示出形象的凄苦情状。一接却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