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欢迎下载摘要当前社会,农村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力量,没有大量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的参与和投入,新农村建设是不可能顺利推进的。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规模和数量都在日益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以及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同时,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2003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5亿人,约占农村劳动力一半以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90年代初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日趋活跃
2、,并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时至今日,跨地区流动就业在农民非农就业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乡镇企业就地转移的方式。1989至2003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3192万人,同期跨地区流动就业人数增加了约4300万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到199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下降到1.6亿人,而后随着农村新生劳动进一步增加,农村劳动力到2003年又增加了1000万,剩余劳动力呈上升趋势,预计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上亿人。关键词:劳动力转移问题新农村建设第9页共9页精品文档欢迎下载目录摘要11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转移31.1劳动
3、力的转移31.2劳动力转移的特征31.2.1 转移率偏低31.2.2 转移距离较近41.2.3 外出时间呈现双波峰特征41.2.4 收入较低41.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42.解决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问题,从而加强新农村建设5参考文献8致谢9第9页共9页精品文档欢迎下载1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转移1.1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得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消除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认真对待,按照三个代表和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4、。我国对农民进城的政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红灯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进城;第二阶段是黄灯阶段,限制农民进城或有条件地允许农民进城;第三阶段是绿灯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逐渐发生变化,从限制农民流动,逐步转向承认流动、接受流动、鼓励流动。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地区间有序流动。十五届三中全会再次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思路,即立足农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建设小城镇
5、,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000年以后,国家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发生了更积极的变化。全国人大批准的十五计划纲要打破了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2001年3月底,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建制镇,只要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长住户口。2002年中共中
6、央2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对进城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健全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合同管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中央农村政策的引导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带来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其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其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第二、第三产业的份额不断加大,就业人员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其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加快,拓宽了
7、农民的收入渠道,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有所缓解;其四,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移到城市,有力地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1.2劳动力转移的特征1.2.1 转移率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外出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比重第9页共9页精品文档欢迎下载。调查问卷显示,外出劳动力总数为112人,转移率为26.2%,根据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7整理可得,2006年我国有总数超过1.3亿人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率为25%[1]。四村的数据基本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这一数值低于本研究组2
8、006年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调查所得数据。1.2.2 转移距离较近分析四村劳动力转移距离,可见在112个外出劳动力中,省外转移4人,占3.5%,省内转移28人,占25%,县内转移80人,占72.4%,绝大部分外出劳动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