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系统联网审计模式浅析

审计信息系统联网审计模式浅析

ID:10958741

大小:277.3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上传者:U-3183
审计信息系统联网审计模式浅析_第1页
审计信息系统联网审计模式浅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审计信息系统联网审计模式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审计信息系统联网审计模式浅析○沈先钊(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许立志湖北武汉430068)【摘要】审计在电子数据的环境下并不改变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存储,且审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步伐。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等信息直接利用网络传送到审计中心进行审计这是审计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关键词】审计联网审计审计信息化在会计数据纸质化条件下,审计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审查。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而会计电算化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会计信息以及保存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也使得对被审单位的审计更加复杂。审计人员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加之跨行业或地区的公司的出现,信息的载体处于一个高度分散的状态,从而使得能联系全国以致全球的网络有了发挥之地。所谓“审计信息系统联网审计”就是运用审计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对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进而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审计人员在获得必要权限下,利用网络审计信息系统和网络使得大量的分散的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集中整理分类,这样一来便可完整、快速地获取企业会计和经济业务数据,并做进一步的计算、分析、检查和核对,大大减少审计工作量和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同时利用审计信息系统和网络联网审计使的审计执业人员减少现场审计,这样便能更好的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降低了在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审计风险和法律风险。所以研究审计信息系统的联网审计具有现实意义。一、网络审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通过网络进行审计的网络审计信息系统是审计中心通过网络获得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并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就不必亲自到审计单位,这样便可以降低审计成本并且使审计人员更好的保持独立性。网络审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上述模式的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审计中心(服务器)、被审计单位(客户机)、和网络环境。客户中心在服务器端配备有大容量的存储器。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所有会计信息都实时的传输到审计中心,由审计中心统一保存,审计中心随时被审计系统向审计中心发送会计信息发送服务请求,建立连接网络通讯接口网络通讯接口被审计系统被审计系统向被审计系统反馈信息,关闭连接向被审计系统发出结果,建立连接向审计中心反馈信息,关闭连接图1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远程审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对保存在本地的审计信息进行审计。由于被审计单位的所有会计信息都在审计中心,被审计系统可以不设数据库,有关数据库的操作都可以请求服务器来完成,但这样可能导致服务器不堪重负,因此被审系统最好自设数据库,保留本端数据,相当于做一个备份。在这种模式下,审计中心进行审计时不需通知被审系统,更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审计的真实性和审计的可靠性。二、利用网络和审计信息系统进行远程审计的步骤第一,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网络审计中的一个初始环节,是审计测试和审计抽样的数据来源的根本渠道。此环节通过以审计信息系统和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的对接使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按照通过已加密的传输通道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的接口中导入到审计部门的数据系统中从而实现数据采集。数据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转换到审计单位审计信息系统并不改变它的内容,只是从形式上改变它在被审软件系统中的识别标志,从而可以按照审计信息系统要求的标志为审计信息系统所识别。数据采集是网络审计系统工作的基础,对于企业通常只需要导入科目表,起初余额表,凭证库表就可以生成相应的会计明细账、总账、各种报表等信息。还可将原始数据加入到相应的数据库,以备核查和其他功能模块共享。第二,数据整理、转换。数据清理对从被审计单位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审计对象潜在的问题、疑点和异常情况,并得出初步意见。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匹配与合并。通过匹配,发现重复的对象;通过合并,保留或生成一个完整的对象。数据清理活动的核心是近似重复对象的识别。如果两条记录在某些字段上的值相等或足够相似,则认为这两条记录互为近似重复。我130《当代经济》2009年1月(下) 财经论坛CONTEMPORARYECONOMICS们把从被审计单位数据到审计中间表数据之间所需要的各种操作均刻画为转换操作,在审计数据的转换过程中,一个转换将源对象利用一种转换规则转换成一组目标对象。源对象和目标对象都是数据对象集合的元素。数据对象集中的元素能够是任何类型的数据元素,但是典型的是表、列或表示在内存中暂存对象的模型元素。通常,转换也可以产生一系列的临时数据。那些必须一起执行的转换被归类到相应的转换任务中。在执行时,转换步骤是用来协调转换任务之间执行情况的控制流。每个转换步骤执行单一的转换任务,这种转换任务既可以是从源对象利用一种转换规则转换成一组目标对象,又可以是源对象经过多种转换规则转换成一组目标对象。第三,数据处理。对预处理后的财务电子数据采用查询、统计、抽样、汇总、计算等技术进行分析处理。第四,符合性测试。进行符合性测试工作按照计划安排,依照审计程序,对所审计对象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通过填表或回答问题方式完成调查表,通过程序进行统计,分析出符合性测试结果。第五,实质性测试。在已做好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会自动形成各科目固定格式的审定表,审计人员要进一步套用模板,形成诸如现金盘点、固定资产折旧、应付福利费等的计算表。第六,将分析和测试后的数据归档存入审计工作底稿。三、审计信息系统进行网络审计的局限性及解决建议1、统一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厂商为了长期拥有自己的固定的用户和保证会计核算软件的安全,对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格式保密,以至该软件所含的信息不能被其他厂商调用,从而使财务数据人为割裂,形成数据孤岛。这些孤岛易守难攻,大大增加了实施审计工作的难度。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成为了制约审计信息系统开发使用的“瓶颈”。这个“瓶颈”就使每次审计都需要寻找不同的数据转换软件,严重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也使得利用网络和审计。信息系统进行联网审计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见图2)。审计信息的有效共享。《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对审计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方面将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使审计信息系统联合网络进行网络审计在不久的将来将被广泛运用。它有利于审计软件的标准化、产品化,缩短软件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降低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复杂度。2、网络安全技术首先,应加强物理安全控制,即参与系统开发和财务软件评审工作。财务软件开发时应全面考虑审计程序的嵌入,建立一个独立的模块作为审计软件系统的“前置”来专门处理电子信息。即由前置模块来完成对输入电子信息的接收、真伪鉴别、解密、模式转换;针对发出的信息由它加密(将标准数据模式生成电子报文并加密)和发送。这样一来,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监控,自动完成部分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参与审计信息系统开发和财务软件审计有利于将错误扼杀在萌芽阶段。其次,加大逻辑安全控制,即重点审查系统的安全控制。审计人员要着重对系统的职责分离情况、操作权限设置进行审查,防止越权操作和计算机舞弊行为的发生,检查被审单位的系统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保密技术,是否设置外部访问区域,是否建立防火墙和实时监控程序。再次,做好审计信息系统防病毒工作。使用计算机病毒的疫苗程序,监督系统运行防止病毒入侵。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及时修补操作系统和审计信息系统的漏洞做好防病毒准备。最后,做好总体环境控制,审计人员可以实施网络咨询和电子商务签证服务。可就如何选购财务软件,如何实施有效的系统安全控制和如何改进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咨询服务,并按照标准对网上商业活动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签证。3、加强网络审计立法,制定相关法规准则网络审计立法是保障网络审计正常发展的保障。加强网络审计有关的立法,使审计执业人员在开展网络审计工作时尤其是进行电子证据、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电子货币等合法性审计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由于网络审计的对象、线索、方法、流程、结果等各方面相对于传统审计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加快建立一套网络审计准则是促进网络审计的重要任务,加强网络审计立法以指导网络审计工作实践的深入。利用审计信息系统和网络进行审计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联网审计并不能完全取代实地审计的全部。我们应该坚持网络审计和实地审计相结合。一些必须进行实地审计的工作是不能够完全被网络审计所取代的,如取证材料的认可、现场查看,实地盘点、询问和调查函证等,所以网络的远程审计还必须和其他的审计方法相结合。相同的标准数据格式B数据格式A数据格式标准数据接口标准数据接口业务系统B业务系统A网络图2统一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可以使在审计中可以使用审计软件利用网络对各种财务信息系统的财务数据获取成为可能。有了统一的接口标准。首先,审计软件可以向财务软件采集数据,解决了原来财务数据不兼容而不能直接调用的问题,而利用网络开发的网络审计信息系统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审计工作也将会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其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源在各个审计机关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链,许多集体和个人开发出来的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计算机审计小模块或计算机应用小技巧都可以在整个审计系统内共享,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以及重复建设,可优化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参考文献】[1]王学荣、张金城:网络环境下的实时自动化审计系统[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2).[2]中国软件协会财务与企业管理分会: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J].中国会计电算化,1999(4).[3]夏家莉、王琼:关于远程审计系统的研究[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1(3).《当代经济》2009年1月(下)1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