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与中国经济.doc

货币供应与中国经济.doc

ID:10919112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货币供应与中国经济.doc_第1页
货币供应与中国经济.doc_第2页
货币供应与中国经济.doc_第3页
货币供应与中国经济.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货币供应与中国经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货币供应与中国经济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推行市场经济,并且最终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必然存在的现象,因此货币政策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受到我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我国的货币政策在过去和现在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经济在良性轨道上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表1所示随着M2/GDP的不断增加,从1990年的82.64%增加到2003年的188.68%,表示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逐渐增强,为货币供应反映经济走势提供了良好基础。货币

2、供应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当前经济状况和未来经济走势,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是货币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之一。货币供应中各种口径的货币(M0,M1,M2)的供应量和结构状况分析是把握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一条有效方法。本文着重从货币的供应量和结构方面来分析我国的经济情况。一、货币供应量变化与经济走势自20世纪90年代始,中国的经济面临一系列国内外严峻的挑战,加上政府改革的逐渐深入,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这也是转型期经济运行的一个特点。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先后经历了由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

3、程。根据货币需求创造货币供给的原理,货币量的多少代表的是社会购买力,表1是历年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情况,从图1的增长率变化图我们可以看出M0、M1、M2货币供应量增长从91年到93年持续走高,这和我国当时出现的以“供给瓶颈”为主要特征的通货膨胀有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经济建设的高潮,因为我国当时刚刚摆脱计划经济的供给约束,这次释放出来的巨大的购买力和投资热情,使我国的很多投资品再次处于供给紧张状态,引起物价持续走高。货币供给量M1表示社会的当期购买力,在90~94年以年平均32.4

4、1%的速度递增,通货膨胀率由1990年的2.1%迅速攀升到1994年的21.7%。之后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了一些经济和行政手段,抑制投资增长,限制贷款。如图4所示,工业贷款增长率由90年的27.39%下降到94年的17.38%,商业贷款由90年的20.80%降到94年的11.60%,仅93~94一年工商业贷款下降了7个百分点左右,足见政府调控力度之大,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次调控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使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很大损害,但最终通货膨胀受到抑制。19

5、96年通货膨胀率下降到6.1%,但这次调控不当为以后的经济紧缩埋下隐患,不久由于内外因素的冲击,导致中国经济内在需求不足,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物价持续走低,产生了通货紧缩。如图,M0、M1、M2增长率持续,降低其中M2的增长率由94年的34.53%下降到2000年的12.27%,其后有所回升。经济迅速由热变冷同时市场由以前供方占主导地位开始向买方占主导地位转变。4从国际上来看,1997年中,国际投机者大量抛空泰铢,引起泰国金融体系波动。当年7月2日,泰国将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引起货币大幅

6、度贬值,东南亚其他国家相继受到冲击,货币相继贬值。10月以后,金融危机蔓延到韩国和日本,导致货币贬值、股市暴跌和大公司纷纷破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引发全球汇市和股市大波动和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继后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以及当时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的萎靡不振,造成中国经济发展外部需求的下降,进一步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受阻。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把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置于非常不利的处境之下。二、货币货币结构分析与经济形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

7、发以后,我国经济运行中一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物价持续下跌的局面甚至有些年份物价上涨率出现负值,如图1998年的物价上涨率为-0.8%,99年的物价上涨率为-1.4%。伴随经济增长减缓的现象,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而我国的紧缩主要是因为有效需求足。根据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Y=C+I+G+(X-M)。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包括四个方面: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1)居民消费需求方面:从居民消费角度分析,M0主要反映了居民的即期购买力,97年前M0主要受国家投放基

8、础货币减少的影响,而97年之后其增长率一直在低位徘徊。从图1看我国的M0的增长比率从94年以后持续下跌。M0/M2的变化情况反映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偏好,从图可以看出从94年之后M0/M2开始稳步下跌,从1994年的15.63%跌倒2003年的8.93%。说明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准货币(M2-M1)是由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构成,(M2-M1)/M2反映了居民的未来消费倾向,从图3可以看出(M2-M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