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17243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中级财务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与收益分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级财务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与收益分配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管理课程的重点章节。收益分配是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这一部分在2007年中没有太大的变化,运营资金管理部分和收益分配管理部分与2006年的考试要求是一致的。 一、营运资金管理 本章在2007年教材中的变化不是很大,从考试来说,属于分数较多的章节。从题型来看,既有客观题,也有计算题和综合题。客观题的出题点很多,计算题的出题点主要集中在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确定以及存货控制决策上。 (一)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 1.现金
2、 (二)重要考点 【考点一】现金及其持有动机 了解现金:现金指在生产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 在现金预防动机中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 (1)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2)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 (3)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考点二】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1.成本分析模式 在成本分析模式与决策相关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 决策标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 决策原则:计算结果为正数时,该方案可采用;计算结构为负值时,该方案不可采用。 【考点四】应
3、收账款的成本 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 2.管理成本: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用和其他费用。 【考点五】应收账款的信用条件变更决策 1.计算信用成本前收益 信用成本前收益=年赊销(净)额-变动成本 2.计算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 3.计算信用成本后收益 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 变更决策原则:比较信用成本后收益,选择信用成本后收益大的方案。 【考点六】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 设:Q为经济进货批量 A为某种存货年度
4、计划进货总量 B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 C为单位存货年度储存成本 P为进货单价 【考点九】存货储存存期的控制 费用的划分:将存货投资所发生的费用支出,按存储期的关系分类。 根据: 利润=毛利-固定储存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储存费用×储存天数 当利润为零时,即可求出保本储存天数。 当利润不为零时,即可求出保利储存天数。 1.批进批出存货储存期控制 批进批出存货实际获利额=(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每日变动的储存费 2.批进零出存货控制 批进零出存货的总获利(或亏损)=(平均保本储存天数 -平均实际储存天数)×每日变动的储存费 平均
5、实际储存天数=(零散售完天数+1)/2 零散售完天数=总购进数/每天售出数 【考点十】存货的ABC分类管理法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管理方法,A类存货重点管理,B类居中,C类灵活控制。 分类标准:一是金额;二是品种数量。最主要是看金额。 A类存货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但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金额很小,但品种数量繁多。 (三)难点分析 【难点一】利用存货模式对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TC=Q/2×K+T/Q×FB即机会成本与固定性转换成本之和,再求一阶导数得到。因此,学生应牢记该公式,再进行推导得出。 机会成本=年平均现金占用额×有价
6、证券利息率=Q/2×K 固定性转换成本=年转换次数×每次转换成本=T/Q×F 【难点二】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 在应收账款的信用条件变更决策时,关键是信用成本的计算,在信用成本的计算中,主要是机会成本的计算。 计算机会成本时应注意几点: (1)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 这里的收账天数是平均收账天数,是收账天数的加权平均值。 (2)计算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的分子式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与变动成本的乘积,注意这里的成本是变动
7、成本,因为只有变动成本才是企业支付的成本额。 【难点三】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利用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进行决策时,应注意计算步骤: 1.计算没有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进而计算相关总成本; 2.按数量折扣逐一计算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进而逐一计算相关总成本; 3.比较各相关总成本,取相关总成本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二、收益分配 从近几年的考试来说,本章属于分数不多的章节,题型主要是客观题,但也可以出计算题或综合题。客观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四种股利分配政策的比较和股票股利对公司的影响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