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17017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模糊诗学绪论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模糊诗学绪论的论文一、模糊诗学的学科定位诗学(poetics)狭义的是指研究诗歌的学问,即诗歌理论或学问,广义的诗学即关于文学的学问或理论,模糊诗学研究的是后者。模糊(fuzzy)这个词,是一个有争议、容易导致非议的词,它常常使人想起含混等贬义,但作为一个学术语词,它只是一种客观的描述。“模糊”既是一种状态、一个运动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模糊”从事物的存在状态看,它指事物的一种不确定状态,与精确相对应;从认识发展论的角度看,它是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与清晰相对应;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它是事物之间的关联与
2、整合,与单一、孤立相对应;从事物的发展看它是指事物的运动状态,与静止相对应。模糊诗学(fuzzypoetics)不是“模糊”与“诗学”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有机的整合。模糊诗学研究的是文学的模糊现象及其本质与规律,它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研究诗学,属于诗学的一种。模糊诗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恩格斯认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1]恩格斯在这里讲的差异的融合,就是对立统一的模糊过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还指出:“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
3、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2]恩格斯强调的“亦此亦彼”,揭示的正是事物的不清晰、模糊状态。恩格斯的辩证法是从黑格尔那儿批判继承而来的,黑格尔说:“有生活阅历的人决不容许陷于抽象的非此即彼,而保持其自身于具体事物之中。.”[3]局限于非此即彼论,就看不到具体事物的中介性,“因为中介性包含由第一进展到第二,由此一物出发到别的一些有
4、差别的东西的过程”。[4]法国作家j·f·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也认为,人类为追求整体与同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概念与感觉的一致,已经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当前知识所追求的不应该再是一种“共识”,即同一性、稳定性、确切性,而应该是差异性、不稳定性、非确切性。利奥塔提出,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强调意见冲突的时候了,“一致的共识是一条永不可及的地平线”,“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性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者,让我们激活差异,并为正差异之名的荣誉而努力吧!”[5]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
5、对“非此即彼”的否定。模糊诗学在国内外均属首创的学术命题,具有原创性。卡尔?波普尔说,“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一部学术史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刚刚过去的20世纪对于西方文论是一个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世纪,也是中国文论在世界文论这个大讲台上一个“失语”的世纪。当然我们说“失语”是针对西方国家的霸权话语和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十几亿人口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应该具有的学术地位上来说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也
6、与我国的经济一样一度失落过。但即使在这样一个低迷时期,从王国维、蔡元培到朱光潜、宗白华,乃至当今的钱中文、童庆炳等一大批文论界的前辈学者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引进西方学术的同时也在创建中国自己的本土学术。近年来,文化诗学、比较诗学就是在世纪之交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的学术繁荣点。进入新世纪,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的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已经开始与西方学术开始对话,尽管一开始这种对话可能是不对称的,但毕竟打破了上世纪50年学说前苏联,80年代学语欧美的尴尬局面,从学着说到接着说,这就是中国学
7、术的希望。当然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诗学的“失语”,必须有自己民族的学术,学术与艺术是一样,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培育和繁荣本土学术也不是靠提出几个新术语、新名词,搞语词上的学术“狂欢”就能解决问题。二、模糊诗学的学术语境一是诗学语境,这是历时的传统语境。从中国的传统看,我们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孔子或者前孔子时期,中国的诗歌就非常发达,到了汉代,儒家奉《诗》为“经”,便有了《诗经》这一语词。[6]中国传达文化的传统更多地是从政治的意义去研究诗,而且偏重于诗歌体裁。这也许就是“peripoietikes”进入到中
8、国,被译为《诗学》的原因吧。当然,模糊诗学更多地是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渊源。亚氏的“peripoietikes”直译为“论诗的艺术”或“论诗艺”,罗念生先生把这个书名翻译为“诗学”。从此汉语里学术语汇里便有了诗学这一名词。[7]。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