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的听评课

基于证据的听评课

ID:10904126

大小:4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基于证据的听评课_第1页
基于证据的听评课_第2页
基于证据的听评课_第3页
基于证据的听评课_第4页
基于证据的听评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证据的听评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证据的听评课周文叶博士讲座汇报翟镇初级中学李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对整个教学质量乃乃至教育质量产生生直接影响。减负提质,只能以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来保证。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明显的发展性功能,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听评课,可以说是我们教师最常见、最普通、最普遍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每一位老师没有不参与的。按理说,应该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可征诸实际,却并非如此。其中实际情况,我想各位都应该很清楚。其中的原因,应该有这几个方面:一、目标的模糊性(有任务,无意义)。听评课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听

2、评课来发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导教师(包括自己)更快地提升专业能力。它不是简单地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做一个鉴定,而应以教学的改善为目的,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这一种评价,就必须要尊重教师,将之当作平等的评价合作伙伴。(我们现在听评课,往往是学校统一安排,更有甚者,考试成绩不好去听课,然后提出一大堆意见。)并且要特别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这就要求向被评价者提供基于证据的、清晰的、个人化的、建设性的反馈。我们现在的听评课,听的只是一个整体的框架,是无法为此提供相应的支持的。10一、评价的非专业性(有实践,无研究)。课堂评价应是一种非常专业的学习过程,评与被评者都是

3、一种学习提高的过程。而现在却往往成为学校管理的一种手段,要么随机抽取,要么精心准备,这两种实际上都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甚至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学校中的一种仪式,而且是一种随意化的意识。这显然无助于被评价者的专业发展,也无法为评价者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这应该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活动,需要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具有专业的态度——研究取向、改进的目的、充分的准备等,需要专业技术与工具的支撑,缺少了这一些,评价就很难做到公平,改进教学的目的就很难达到。异科听课,非专业领导听课往往使评价的有效性打折。二、评价途径的单一性(有结论,无证据)。按一个量度来评价,缺少协商。要实现评价与被评价者的互动,要

4、实现“出发点”、“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到共同建构的必由之路。要有要根有据,整合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评价结果,并在共识的形成中使自己与其他各方都得到教育与发展。这需要综合评价者、教师自己、学生同事及其他相关者的评价。这几点,综合起来,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听评课一定要由模糊性走向科学性,由管理式走向真正的专业发展式。其核心,就是要有专业化的操作作程,有专业化的操作工具,有专业化的评价方式。这些都指向一个方向:所有的评价,都是在一定的科学的“证据”的前提下进行的。听评课活动,都是为了取得相关的“证据”,这就是这个报告题目的含义。10这就需要明白:什么是叫“基于证据”?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并收集

5、与老师教学有关的多种信息,进行分析,以之作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要树立几种意识:一、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真实评价,即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并收集与老师教学有关的多种信息,进行分析,以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真实评价的一般原则。(所以,优质课评选广受诟病的道理也就在此,表演性,借班上课,都是不真实的。李镇西老师借班上课就觉得有问题,认为最好还是在自己的班上上的自然。平时我们为应付学校检查进行的公开课等,都存在这些问题。)二、要明确所谓“好课”的标准。好课是多样性的统一,统一在于两个基本点:标准与底线。只要目标完成

6、,没有违反底线,就是好课。在评价中一定要基于真实的现场,分析此时此地与此人,不要讲的太远,太远会伤害老师,要从“约束人”向“解放人”过渡,让被评者真正成为协商者。三、10要提高质量意识,淡化数量要求。不要过于拿数量来要求老师,要多考虑实际意义。教师听课的数量决不是关键,关键是每一次听课是否扎实搞好了观察的准备,是否进行了真实有效细致的观察,是否进行了平等有效的协商交流,是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说一个月搞一次,每一次围绕一个点,一学期3到4个点,一学年就有6到8个问题点得到研究,几年下来,应该会有很成系统,收效肯定要比漫无目的的随机听课要好的多。这实际是要求听评课要走向专业化。要遵遁

7、一定的章程。我梳理了一下,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明确目的——确定要收集哪些数据。二、设计量表——为课堂观察做好充分准备。三、分工观察——获取真实的相关数据。四、数据分析——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出定量、定性分析。五、反馈矫正——交流观察结果,形成结论,指导今后教学的改进。这需要做好三个阶段:一、课前会议——确定观察点,一般在15分左右;二、课中观察——收集资料,一节课。三、课后会议——总结分享,一般30分钟左右。当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