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02209
大小:4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出纳会计实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出纳会计实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其建设的必要性:《会计出纳实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出纳会计人员所在岗位的重要性: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企业本身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门。它是企业的主动脉,其财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存亡、发展和壮大。而要把这个工作做好、做大、做强的关键就是给企业配备优秀的会计人员!(二)会计人员来源的重要性:优秀的会计人员从哪里来?优质的会计教育决定优秀的会计人
2、员。追本溯源,据调查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除了一部分来自高校外,多数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来自职业技术中专,这些会计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下到企业后,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觉得有些无所适从,动手能力差强人意,为什么呢?。这与传统的“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突出知识目标;用逻辑推导来训练思维;以教师为主体;理论知识课时比重大而实践实训课时相对较少的教学体系”是脱不了干系的!这无疑对传统的会计教材、会计实训场地及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优质的会计课程的开发便势在必行!优质的会计课程和优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解决优秀会计人员来源的关键。
3、其中《出纳会计实务》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的动手性很强的科目,它要求科目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将这门课程建设成专业的核心课程。(三)科目建设的重要性出纳工作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日常收支,帐务处理;保管现金和支票定期盘点现金,与银行对帐编制银行全额调节表申报、交纳各种税金完成税源调查、分析报表财务相关的其他报表等因此会计出纳工作是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出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会计出纳实务》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
4、题(一)教材体系的设计不够合理目前,我校使用的《会计出纳实务》将会计、出纳两种概念,两种岗位混为一谈,界定不清。本来按会计法的要求,出纳是不能兼任会计的,在本书中却让人搞不懂,它到底是出纳实务,还是会计实务?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与出纳又是如何同时进行工作上的合作的,即会计凭证是如何传递的?不甚明了。(二)、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够完善《会计出纳实务》共有八章,分别是:第一章出纳概述;第二章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第三章原始凭证;第四章记帐凭证;第五章出纳账簿的设计与登记;第六章现金收付业务;第七章国内转账结算业务;第八章常用国际结算方式和银行
5、借款业务。每一章都没有配备相应的练习题及业务操作练习题,操作与练习会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三)教学手段方法还较落后教学多数还只是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式的教学模式上,这对《会计出纳实务》中较为抽象的需要录像视频演示的账务处理程序的教学是没办法完成的,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也不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四)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分配不够合理《会计出纳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课时的分配上应理论与实践并重,或实践课略多,可实际教学中却背道而驰(五)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完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多数是曾经
6、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产物,大多数教师本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如果不改善这一点,就没办法让现在的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也有待加强,否则没办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三、关于将《会计出纳实务》建设成为核心课程的思路结合我校的办学思想特点及现实状况,我们计划不断完善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订课程的实训要求及标准,强化题库、建立每一章节的试题练习及重要内容的实践操作模块,以“实践操作为重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为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如下:(一)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1.课程知识目标:了解现金的使用要求和使用范围;理解企业
7、出纳会计工作的岗位设置及各岗位的基本业务内容,明确企业出纳、会计核算的基本目标要求和各种会计核算的帐务处理程序,掌握企业出纳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核算方法。2.课程技能目标: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掌握出纳会计核算的一般操作方法;明确现金的使用范围规定;能按要求正确核算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作出会计分录)。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结算方式下的帐务处理程序的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出纳会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3.课程态度目标。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渗透遵守财经法规的思想,树立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意识,培养优良的会计职业道德操守,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潜在的会
8、计人员,要把他们的“专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能够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教学中也通过各种方式激化他们的求知欲,自我激励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完善、创新和改革我们认为,中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