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权威资料]

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权威资料]

ID:10900080

大小:3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8

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权威资料]_第1页
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权威资料]_第2页
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权威资料]_第3页
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权威资料]_第4页
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权威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权威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1)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从“超级女声”到“性别政治”(1):本文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检视2005“超级女声”文化现象。女性作为“他者”长期以来处于男性创造的二元对立的一端,其形象的建构按照男性的设定。“超级女声”的公众评选结果显示女性开始恢复自主审美的标准,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对于性别政治的反叛,但是从根本上说这种大众媒介聚拢形成的“事件公众”难以成为政治民主的真正主体。2005年湖南卫视策划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节目

2、在中国吸引了上千万的电视观众,由此也引起了很多学者对此文化现象的关注。按照丹尼尔戴扬(DanielDayan)和伊莱休卡茨(ElihuKatz)对“媒介事件”的定义“‘竞赛’、‘征服’、‘加冕’,此类事件……虽互有区别,但为电子媒介展示其唤起广泛而同期的注意,以讲述一个始发的时事故事的独特潜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1],持续半年接连创下中国娱乐节目收视率记录的“超级女声”不可不谓是一种作为“电视仪式”的“媒介事件”。它从海选到晋级再到决赛,这一直接影响了半个中国的草根造星运动也在导演着极为丰富而复杂的话语权力的角逐和社会心理的震荡。在多人参与的这一文化仪式中,

3、必然会凸现许多平日难得一见的文化现象,由此也有了诸多对于这一媒介文本的解读。以“超级女声”冠名的电视娱乐节目自然是女性形象的公开演绎,在此过程中,借助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视角,我们可以从中解析出若干意涵。女性主义批判理论自从建构时起,就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和结构主义对这个课题的影响较为显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和对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以及新康德主义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的反叛,都易于被女性主义批评者们借鉴吸收。因此,尽管女性主义理论发展至今天,形态复杂多变,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其主脉并没有超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和反理

4、性主义的思想特征。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以呼吁女性能够获得和男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为主要特征。它明确了一个观点即妇女在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妇女已经获得了和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妇女在生理、心理和潜意识等方面仍受到性别歧视,因此,争取女性在深层的文化层面能有公平正面的形象再现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的目标。女性主义批评者开始力图消解以男性权力为基础的“性别定型论”。“性别定型论”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性别的本质化理论。长期以来,男性和女性的性征差别被本质化为男女生理差异的结果。传统心理学认为男女的一切社会性别特质的差别是生物性差别决定的

5、,由此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情境。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将女性同一性看作是“内在空间”,一种“从生理、心理以及伦理上哺育幼儿肉体而设计”[2],男性的同一性则与“外在空间”内在相关,主要涉及到进攻、兴奋、冒险等概念,由此又延伸到成就、政治优势等。在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观点来看,女性“外在于”语言、公众话语、文化和法律,女性的界定并不是如男性那样根据其自身的特质,而是根据女性缺少男性生殖器为主要标志[3]。总而言之,所有这些理论都强调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的形成是由生理差别造成的。针对本质主义的性别观点,女性主义心理学家波翰从性别政治角度提出了

6、严峻的质问:“如果女性的关系倾向是压迫的产物,那么当我们赞美这种关系倾向时,我们是否在使造成这种关系倾向的压迫趋于合法化呢?”[4]站在性别社会建构论的立场上,学者们发现社会性别并非由生物特性或生长习性决定,而是根植于社会情境之中,因此也就可以说,权力在社会性别的建构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性别建构论者亨德森(Henderson)指出:“社会性别的意义是社会地建构的,我们中的每一分子均被纳入这种建构,因此,社会性别是指一系列社会建构的关系,它产生并再现于人们的行动中”[5]。实际上,从西方文明开始萌发时起,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笛卡儿直到洛克、罗素等人都将两

7、性视为二元对立的,这种二元对立孕育出两种相对立的品格和特质,比如:理性和感性、刚强和柔弱、主动和被动、逻辑和无序等等,这样的区分和判定逐渐形成一种包裹了厚厚的“神话”外衣的权力话语,而这一策略的成功使得男性永久的取得了优势的地位,而置女性为被言说、被书写、被建构的“他者”。女性作为“他者”如何通过大众传媒的建构得以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再现是我们首要的问题。首先,需要问的是大众传媒是否是在客观准确的叙述和呈现对象?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是一种对社会全景的描摹。这种建立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观点就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某种确定无疑的对

8、应关系。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