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98389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56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56例分析【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指子宫内膜侵入肌层,亦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本文对我院2002年12月~2007年9月,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在我院妇科住院手术患者,年龄28~50岁,平均39岁。均为已婚妇女,其中54例为经产妇,2例为无孕者。1.2检查方法:使用美国产GELOGIQ-5pro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5MHz。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后,取平卧位,常规行子宫扫查,注意观察子宫大小、形态、肌层回声、子宫内膜厚度及位置有无变化
2、,同时应用CDFI显示子宫肌层与病灶周边及其内部血流分布情况,最后摄片记录。1.3结果:56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49例,误诊7例,其中2例为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5例为子宫肌瘤。本组所有患者子宫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形态饱满,以厚径增大明显。其中弥漫型39例,子宫肌层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后壁肌层大多较前壁明显增厚,可致内膜线相对移位(图1)。局灶型17例,为肌层内局限性不均质低回声或高回声区,边缘尚规则,边界模糊,部分有球体感,子宫形态可不规则(图2)。彩色多普勒检查于病灶周边及其内可见点状、短棒状血流。月经期病灶内常见散在小无回声区,且月经期子
3、宫体积增大明显。2讨论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一般认为与多次妊娠、分娩时宫壁创伤及宫腔操作的手术有关。其临床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失调等。本病是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侵入肌层,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充血、水肿、出血伴平滑肌纤维反应性增生所致[2],根据子宫内膜在肌层分布不同分弥漫型和局灶型。弥漫型指子宫内膜弥漫分布于整个肌壁,形成增厚的粗纤维带和微囊腔,腔中偶见陈旧性血液。使子宫前后壁弥漫而不对称增厚,常以后壁增厚明显。局限型指子宫内膜在肌层中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但无包膜,与肌层无明显边界。由于周期性内膜增生、出血引起痛经,同时使子宫
4、收缩,加重痛经程度。月经过后,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痛经往往减轻或消失。本组2例合并子宫肌瘤(图3),5例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提示局灶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鉴别尤为重要。子宫肌瘤除小的肌壁间肌瘤外,一般子宫外形不规则,病灶回声呈强、等、弱回声,内部呈漩涡状回声,边界清楚,周边有"假包膜"回声,彩色多普勒检查,于病灶周边可见半环状血流。局灶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回声不均匀,边界模糊,无"假包膜",月经前后动态观察,子宫体积及内部回声常有变化[3]。在临床工作中除认真仔细地观察比较声像图特征外,还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才能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总之,随着子宫腺肌病发病的上升,超声检查由于操作简便、价格
5、便宜、诊断准确率较高已成为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最有价值的方法。【参考文献】[1]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319.[2]蒋玲玲.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11):1004[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16.作者:顾雪华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盐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