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ID:10877519

大小:5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8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_第1页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_第2页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_第3页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_第4页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朱纪华一、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出现的背景(一)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与校本课程知识经济是以人为中心的、多样化的经济形态。农业经济是吃饱穿暖的经济,工业经济是保证衣食住行的经济。本来,它们也都是为了人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然而,由于人的这些基本需要的统一性和人们对生产效率的关注使得企业家只关注生产的规范性。标准化、规范化、大批量、统一性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而知识经济是建立在自主选择性基础之上的经济。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体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这一时代,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科技能否实现其价值,在

2、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经营者、科技工作者能否透彻地了解人、了解人性和了解人的需要。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文化艺术产业的快速兴起,这就决定了知识经济是强调艺术性的经济。生产的多样性不可避免地成了这一时代的要求。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注重统一性,知识经济则强调小批量和多样性。多样化的社会需要呼唤多样化的人才。只注重统一性的单一的国家课程显然在满足社会这种多样化的需要方面是存在缺陷的。校本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就显现出了它的历史必然性。(二)知识经济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与校本课程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特长显得越来越为重要。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新

3、时期的教育应是“人尽其才”的教育,即通过教育,每一个人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潜在能力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有赖于有特色的学校教育。过度强化统一要求,可以保证整体的教育质量,却也制约了优秀的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是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如何把统一要求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公共课题,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世界各国课程行政模式的“中间化”15趋势(即发达国家由校本课程向国家课程转变,发展中国家由国家课程向校本课程转变)。(三)适应新

4、世纪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与校本课程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最终将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其中很大程度上将是一批领导各行各业的卓越人才的竞争。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个性发展,既是提高素质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领导”人才的需要,必须从培养卓越人才的战略高度认识素质教育所强调的个性特长的发展,处理好整体素质提高和特长发展的关系。校本课程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卓越人才的过程中也有重要意义。二、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一)我国课程权力分配问题的出现1.课程决策权限问题的提出历来,我国采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建国30多年,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与经济体

5、制相适应、相配套,是大一统的体系。在课程事务上以中央教育机构为课程开发主体,致力于全国性课程方案的制定,以国家力量进行课程开发。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是与以前我国国情与教育的现状相匹配的。由于当时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校教育质量普遍存在问题,为了能保证实施义务教育的质量我国在90年代初以前,课程的决策权基本集中于国家教育部。教学计划由国家教育部颁发,各省、直辖市教委、局可结合地区实情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教学计划方案必须报国家教委备案。各省、直辖市调整后的教学计划方案,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课程的决策权由一系列赋予中央教育部门高度权利的法律、法规反映出来

6、。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992年3月)规定:第二十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第二十一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选用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审定或授权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教科书。非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使用,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十八条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造成不良影响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依管理权限对有关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2.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导致的课程政策的失真15政策失真,指教育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执行活动及结果偏离政策目标的不良现象(袁振国编·教育政策学

7、)。在统一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和教科书的情况下,作为教育行政系统权力“金字塔”底层的学校,它的任务是一切听命于上级,服从于上级,向上级负责。事实上,由于地域差异,各学校之间的差异,学校、教师实际实施的课程却与理想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实施者在新的课程开发中没有得到参与,因而并不了解新的课程计划的意图和课程理念;同时,也没有承认学校和教师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拥有专业自主权,大多数教师就像“教学机器”,没有专业自主意识,造成了他们机械地按惯例办事。这种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分离,往往造成教师对课程的抗拒或误解,使得全国课程方案的实施成效大打折扣。

8、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机会、质量的需求激增,使全国统一的课程方案越来越无法顾及地方、学校和学生、教师的差异。一方面是划一的要求,一方面要发展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