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doc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doc

ID:10856919

大小:27.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我国居民存款的高增长与高储蓄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与“高储蓄”的因素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储蓄存款的“高增长”是正常的、合理的;我国储蓄存款余额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我国证券(证券论文)市场目前对储蓄的分流还存在一些困难。关键词:居民存款;高增长;高储蓄;储蓄分流据中央银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折合人民币为万亿元,其中,居民本币储蓄存款为万亿元,约占96%;而居民外汇储蓄存款仅为亿美元,约占4%。表1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基本概况

2、统计指标197819851990199520002005GDP(亿元)36248964185485847889442182321人均GDP(元/人)37985516344854708413950储蓄存款(亿元)21116237120 2966264332147054人均储蓄存款(元)221536232449508210792储蓄存款/GDP(%)注:表中数据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及相关官方网站。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005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5年前倍,是10年前的将近5倍,更是20年前的90倍之多。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GD

3、P的比重从1978年的%迅猛地提高到2005年的%。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所呈现的这种“高增长”与“高储蓄”态势,究竟应该如何解释,并怎样正确看待,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一、储蓄本质上是收入的增函数在储蓄决定问题上,西方理论界虽然承认利率是影响储蓄不可忽视的因素,并认为利率越高对储蓄的诱惑力越大,但是,人们普遍公认,决定储蓄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而非利率。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决定储蓄的是人们的即期收入。当即期收入增加时,虽然消费也增加,但消费的增加必然小于收入的增加,从而形成“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的规律。供给学派则认为,储蓄并非取决于

4、名义收入,而是取决于实际可支配收入,即从即期收入中减去纳税和通货膨胀损失以后的收入。由此可见,无论储蓄的决定因素是人们的即期名义收入,抑或是实际可支配收入,归根结底,储蓄本质上总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相应地,作为居民储蓄最主要形式的储蓄存款,它当然也会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我国经济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国民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潜能得到了极大的释放。2005年,我国名义GDP较1978年增长了近50倍,年均名义递增率为%。显然,这是我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最直接体现。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也随之大幅增长,这无疑会

5、大大促动人们终生收入预期水平的提高,从而刺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和居民储蓄存款率的上升。改革开放的2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增长了近700倍,年均增长速度为%,差不多是GDP年均增长速度的2倍。改革开放前,由于严重短缺的计划经济强制压抑,中国人均零储蓄的状况长期存在,在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效后,居民储蓄的“热情”或“激情”逐渐被释放出来,并呈现出了“饥不择食”的、强烈“报复性”的储蓄补涨。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表1和表2所提供的数据中可以发现。表2我国GDP及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率(%)阶段划分GDP年均名义增长率%储蓄存款年递增率%1978——1

6、9851985——19901990——19951995——20002000——20051978——2005注:表中资料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数据计算。二、名义利率的政策效应改革伊始,我国一改过去利率水平低、档次少和利率长期固定不动的局面,连年多次调高利率水平,并增设了各种新的利率档次。从1978年到1995年间,我国总计调高利率水平10多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调动了居民的储蓄存款热情,从而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持续增长。应该说,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下,名义利率调高具有明显的政策效应。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透过两段不同时期的利率调

7、整与储蓄存款的互动关系来加以佐证。1993年5月至7月的两个月内,我国利率水平连续两次调高,储蓄存款一年期名义利率从%调高至%,这一高利率水平一直维持到1996年4月底。结果,1993——1995年间居民储蓄存款分别比上年大增了%、%和%。事实上,在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当时的实际利率是负数。尽管如此,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不仅没有出现下滑的趋势,却反而以较高的速度猛增。这正是名义利率调高的政策效应发挥作用的结果。另一种不同的情形则是:1996——2002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虽经8次连续大幅下调,而且还开征了利息所得税,但在1996——2002年的6年间,我

8、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率仍高达%,并未出现人们所想象的名义利率调低的政策效果。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