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

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

ID:10855264

大小:16.49 M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_第1页
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_第2页
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一、古镇概况木渎镇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北,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历史悠久,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筑宫,并增筑姑苏台,建造用的木材通过水路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口,“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木渎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部太湖之滨,北宋已设镇名木渎。木渎人才辈出,古城镇格局风貌富有特色,主要文物古迹9处,文物古迹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木渎充满了无穷魅力。木渎名胜古迹遍布,

2、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都各具特色。木渎又有“园林之镇”美誉,有严家花园、古松园、榜眼府第等古典园林多处。镇上老街纵横,山塘、下塘、下沙、中市街,历经沧桑,风貌犹存。老街古巷中深宅大院荟萃。这些古建筑体量宽大,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现存古镇基本保持原有格局,镇内河道纵横,小桥流水,古朴清幽。王家桥、斜桥、邾巷桥、虹桥、西安桥、廊桥等河上古桥和岸上的各种各样的石头组成了苍古的水上风景。镇上绿化植被众多,这些留存的景观为木渎绵亘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了生动的注解。木渎又是手工艺品之乡。历史上有泥塑名家袁遇昌、银器高手朱碧山、琢玉名家陆子冈、绣圣沈寿等名家高手

3、,他们的作品都是国家级收藏的珍品。如今,木渎当地生产的丝绸、双面绣、红木雕件、澄泥砚、书画、石雕等工艺品同样弛誉天下,为海内外游人所青睐。二、古镇现状遗存据统计,明清两代木渎境内有宅第园林30余处,其中仅古镇就多达14处。临街近河的幽弄古宅众多,五进七进纵深的大宅尚存10余处,如南街的冯秋农故居、雷家长弄堂,西街的王宅和严宅,山塘街的严家花园、沈寿故居、蔡少渔旧宅以及郑宅、陈宅、王宅,下塘街的冯桂芬故居和邱宅,下沙塘的袁宅、陈宅等,布局结构保存完整,一般均为前厅后堂,石库门楼,封火山墙,幽深备弄,不同凡响。建筑质量现状分析图建筑风貌现状分析图第3页一、历史文化价值评估与保护策略木渎镇

4、位于太湖之滨,灵岩山麓,是太湖13个风景区之一,可谓集苏州园林和太湖山水于一体,揽自然景区与人文景观于一地。因此要保护镇内“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人文景观风貌为主的环境要素和传统居住群落,以展现江南古镇、太湖明珠的风采。现状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历史悠久,景区内以林茂山奇见长,山清水秀取胜,景观以吴越史迹、佛、山、石、林为主。因此要保护各级文物古迹、灵岩山风景名胜区及其环境,突出对历史真实性的保护,特别是对以再现吴越春秋历史风貌为主的历史遗产资源的保护。木渎镇是传统的旅游城镇,其商业历来称盛,由春秋至明清,逐渐形成苏州西部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繁华商埠。因此要保护和繁荣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

5、手工业街市及历史街区,以体现民俗生活情趣。只有保持浓郁的生活居住氛围,才能烘托并发展有生命力的传统。木渎镇还是文化古镇,众多的人文景观寓山水之间,历代文人在木渎留下了许多佳话,慕名前来赏景、写生、摄影、影片取景、寻古访奇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因此要保护并延续木渎文化育人、商儒合一的传统,弘扬具有浓厚传统艺术文化积淀的民风民俗,以表现木渎特有的文化精华。规划通过保护强化和展示这些价值,使其成为木渎文化资源的一部分。木渎历史文化名镇综合价值与保护策略环境景观价值l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景观独特l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l依山面水,水乡景观特色明显l紧邻新发展的镇级商业中心以及开发区,对市民和游

6、客有较大的吸引力l传统街坊、灵岩山、胥江相互依存,经整治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整体性历史景观l具有一些与传统民居并存的古树名木及名胜存在问题l被新的城市建设所包围,难以从主要道路上直接感受到历史文化名镇的存在l城市建设与名镇保护缺乏衔接,不利于形成覆盖老镇区的历史空间网络l大量大体量现代建筑形成空间压迫感,古镇区改造投资巨大保护策略l与木渎总体规划及灵岩山景区发展规划相衔接,与胥江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完善木渎历史空间网络。l提高吸引力,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文化旅游l保持街区传统风貌的连续性l适当开辟公共性活动空间,强化毗邻市镇中心却远离尘嚣的历史氛围l梳理街巷系统,提高可达性和景观质量街巷

7、与建筑价值l主要街巷结构明确、发展脉络清晰,空间形态较为完整l山塘街以前是连接镇内与天平山的一条主要街道,两侧存在多种民居及园林式样,空间格局灵活多样l多种历史时期的建筑并存,体现街区发展的历史真实性和连续性l多种功能并存,整个历史文化名镇具有较强的功能综合性存在问题l功能多样但缺乏整体性l机动车交通不便l需改造的建筑数量较大,当地居民大多生活水平较低,改造传统住宅的要求十分迫切l街区中心标高较低,容易受到洪涝影响保护策略l对各类传统建筑实行分步保护、维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