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整理(化学制药)

制药工艺学整理(化学制药)

ID:10834081

大小:1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制药工艺学整理(化学制药)_第1页
制药工艺学整理(化学制药)_第2页
制药工艺学整理(化学制药)_第3页
制药工艺学整理(化学制药)_第4页
制药工艺学整理(化学制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药工艺学整理(化学制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化学合成制药:全合成制药,半合成制药,手性制药p5第二章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1.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基本内容:针对已经上市的药物或临床研究申请的药物,研究如何应用有机化学合成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出适合工业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意义:满足需要,占住先机,改进革新。p21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主要方法:类型反应法,分子对称法,追溯求源法,模拟类推法,光学异构拆分法p222.追溯求源法:益康唑先拆分C-O键(a),后拆分C-N键(b)p253.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1)化学合成途径简捷;2)所需的原辅材料品种少且易得,有足够数量的供应;3)中间体容易提纯,质量符合要求,多步反应连续

2、操作;4)反应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安全无毒;5)设备条件要求不苛刻;6)三废少且易于治理;7)操作简便,经分离提纯易达到药用标准;8)效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p264.化学反应类型的选择:工业生产倾向采用“平顶型”反应5.合成步骤:直线方式,汇聚方式第三章化学制药的工艺研究1.合成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配料比,溶剂,温度和压力,催化剂,反应时间及其监控,后处理,产品的纯化和检验p292.化学反应的内因:反应物和反应试剂分子中原子的结合状态、键的性质、立体结构、官能团的活性,各种原子核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物化性质等。化学反应的外因:配料比,反应物的浓度与纯度、加料次序、反应时

3、间、反应温度与压力、溶剂、催化剂、pH值、设备条件、反应重点控制,产物分离精制,质量控制等。p293.双分子反应: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成正比p314.可逆反应:正反应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逆反应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直到两个反应速度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5.反应物浓度和配料比的确定p321)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之一的浓度,或除去生成物之一2)生成物取决于某一反应物:增加该反应物浓度3)一反应物不稳定:增加该反应物浓度,保证足够量的反应物参与主反应4)主副反应物不同:增加主反应用量,抑制副反应5)存在连续反应或副反应:反应的配料比小于理论配比,反应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反应

4、6.催化剂活性:催化能力,反映催化剂转化反应物能力的大小影响因素:温度,助催化剂,载体,催化毒物p387.三氯化铝,三氟化硼(Lewis酸催化剂)p398.相转移催化反应影响因素:催化剂,搅拌速度,溶剂,含水量p41第四章手性制药技术51.化学法制备手性药物:化学拆分,化学合成p492.生成非对应异构体后的拆分方法:柱色谱法,结晶法p50第五章氯霉素生产工艺1.氯霉素结构式2.结构性质:2个相连的手性中心,4个光学异构体,D-苏型有效p583.合成路线:苯甲基为起始原料: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苯乙基为起始原料:苯乙酮,对硝基苯乙酮,苯乙烯,对硝基苯乙烯4.对硝基苯乙酮制备:对硝基乙苯在催

5、化剂硬脂酸钴和乙酸锰作用下与氧化剂进行的游离基反应。开始反应阶段(游离基阶段),连锁反应阶段,连锁反应中断p64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催化剂的作用(乙酸锰温和,硬脂酸钴安全生产收率提高,现采用硬脂酸钴与乙酸锰碳酸钙混合催化剂);抑制物(苯胺,酚类,铁盐对硝基乙苯催化氧化强烈抑制);反应温度(温和);反应压力(0.49MPa空气氧化法);对硝基乙苯质量影响p655.对硝基-α-溴代苯乙酮制备:对硝基苯乙酮与溴生成对硝基-α-溴代苯乙酮是离子型反应,溴代反应产生的溴化氢是烯醇化催化剂,存在诱导期反应条件影响因素:注意水分控制(诱导期延长甚至不反应);避免与金属接触(金属离子能引起芳香环溴代反应

6、);对硝基苯乙酮的质量要达标p676.DL-苏型-1-对硝基苯基-2-氨基-1,3-苯二醇拆分:非对应异构体拆分,诱导结晶法拆分7.邻硝基乙苯利用:氯霉素第一步反应副产物,可用于生产除草剂-杀草安第六章紫杉醇生产工艺1.紫杉醇结构:三环二萜类化合物,有11个手性中心2.半合成紫杉醇侧链分类:非手性侧链,手性侧链,侧链前体物3.巴卡亭Ⅲ的保护:三乙基氯硅烷作为7-羟基保护剂p884.2’-乙氧乙基-7-三乙基硅-紫杉醇的制备:正丁基锂作为碱活化7-三乙基硅巴卡亭Ⅲ的13-OH,形成醇锂,后再与β-内酰胺形成β-氨基酯中间体。注意事项:严格无水无氧操作,正丁基锂用量关键,近3倍量时破坏四元

7、环;温度控制很关键,低于-45℃不能反应。但亦不能过高,温度高于-20℃时母环降解。思考题6-7第七章半合成抗生素生产工艺1.头孢菌素C结构式52.头孢菌素C的化学结构:β-内酰胺,氢化噻嗪环工艺流程:p953.由7-ACA半合成头孢菌素位点:p971)7-氨基;2)7-α-氢;3)杂环中的S;4)3位的取代基4.化学裂解法制备7-ACA工艺流程:5.头孢氨苄结构式:6.三氯乙醇作用:青霉素G鉀在吡啶存在下与POCl3及三氯乙醇酯化成青霉烷酸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