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22034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初探论文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对课程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一、引言2008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文件,全国各高职院校按照新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开始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笔者作为评估专家组秘书,于2009年、2010年两次参加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评估专家组在评估过程中,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
2、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考查,其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测试,被列入评估程序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估,查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院根据专家组提出的建议进行课程改革,同时,这一评估环节的存在,更体现了这门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作用。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一)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
3、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而课程建设与改革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基本技能需求越来明确通过专业建设调研发现,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使各领域工作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信息技术。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也
4、越来越高,甚至很多企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高于对外语能力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计算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1、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高职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生大都来自不同地区。因为各地区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现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地域差异,忽略了学生的爱好和学习起点,甚至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同,使得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2、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
5、容不尽合理目前,因各高职院校学生需参加并通过全市计算机统一考试,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这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十几年计算机教学中,通过对全市计算机统一考试及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试题、成绩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许多学生很顺利地通过了国家一级考试,却没有通过全市统一考试,经与学生座谈,两种考试的难点均为理论题,即选择题,国家一级考试选择题占20分,考试范围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两章的内容,而全市统一考试选择题占50分,考试范围为整本教材。两种考试相对比较,笔者认为国家一级考试因为加重了操作题的分值比例,所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同时
6、也突出了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理念。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措施(一)完善教学内容,突出高职特色《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与就业岗位相结合,设计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二)更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注意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任务驱动”,充分利
7、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课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要提高学生在统一考试中的通过率,就必须要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依照统一考试题库中的题目,采用Authorware编制了一个选择题练习软件,设置了评分、查看答案等选项,深受学生欢迎,在统一考试中,成绩明显高于其它平行班。(三)因材施教,缩小学生层次差距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设计、灵活分层教学,注意课堂交流和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耐心辅导学生,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最大限度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