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论文

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论文

ID:10819396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论文_第1页
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论文_第2页
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论文_第3页
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论文_第4页
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论文..毕业论文关键词:闻一多《女神》批评红烛创作论文摘要:闻一多关于《女神的两篇评论是新诗史上的重要文献。他在高度赞扬女神时代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女神“薄于地方色彩”,有严重的欧化倾向,从而提出了中国新诗“应是时代的经线与地方的纬线编织的一匹锦”的重要观点。而他自己在创作《红烛时自觉地贯彻了这一艺术主张,使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红烛的明显美学特征。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和闻一多的《红烛》同为新诗草创时期的两部重要作品,可以合称浪漫主义双璧。由于郭氏成名在前,《女神》出版亦在前,故前者对于后者有着相当大

2、的影响。《红烛》的出版正是闻一多对《女神》震惊、钦羡的产物。…同时..毕业,闻一多对郭沫若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具有独立的批评意识,并善于在自己的创作中避彼之短而扬己之长,从而使《红烛》成为一部不同于《女神》而自有其面目,并且能与之各焕异彩、交相辉映的经典之作。闻一多的《女神》批评闻一多“生平服膺《女神》几乎五体投地”。在留学美国的轮船上,还兴致勃勃地背诵女神》的诗句。他在(冬夜)评论》中多次提到《女神》,并与俞平伯“其直如矢,其平如砥”的诗作比较,认为《女神》中《密桑索罗普之夜歌等诗的句法“曲折精密层出不穷”,夸赞《笔立山头展望》中“

3、弯弯的海岸好象Cupid(丘比特)的弓弩呀!/人的生命便是箭,正在海上放射呀!”等诗句“不独意象奇警,而且思想隽永耐人咀嚼”。当此文与梁实秋的《草儿评论》合并为冬夜草儿评论》由清华文学社于1922年11月刊行后,闻一多在美国得到梁实秋转来的郭沫若的评价:“如在沉黑的夜里得见两颗明星,如在蒸热的炎天得饮两杯清水……在海外得读两君评论,如逃荒者得闻人足音之跫然。”立即回信说,这使自己“欣喜如狂”,“记得我在国时每每称道郭君为现代第一诗人,如今果然证明他是与我们同调者”,并且说出了这样极端的话:“假如全国人都反对我,只要郭沫若赞成我,我就心

4、满意足了。”闻一多的红烛出版于1923年9月,是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发行的。出版前,他请家人到泰东书局了解女神“是什么办法”出的,表示“纸张字体我想都照《女神》的样子”。学美术的闻一多,《红烛的封面却如《女神未加任何画饰,足见其对《女神的喜爱之情。当然闻一多同时也是一个善于思考,有着自己独立见解,审美趣味很高的诗人和诗评家。他对郭沫若在服膺和赞赏的同时,也把他视为“劲敌”。对女神也是褒贬皆有,实话实说。闻一多在1923年6月3日和10日的创造周报上连续刊出两篇著名评论:《(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

5、成为《女神》问世后最及时的反应,至今仍称得上深刻而有深远影响的评论。前者开宗明义给予女神》以极高的评价:“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精神——.2O世纪底时代的精神。”称《女神》“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后者对于女神》缺乏地方色彩,过于欧化的倾向给与了中肯的批评。女神》及其所代表的浪漫主义大潮,对闻一多新诗创作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红烛》与《女神》在浪漫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怀、超常和奇特的想象以及象征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显示出的一致性,也表现为红烛》对于《女神》的某种反拨与创新。本文以

6、后者为主要的探讨对象。在新诗史上,闻一多独具慧眼,最早针对《女神》提出了对于新诗创作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方色彩”问题。《女神》诞生于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可谓“别求新声于异邦”。他创作女神》的1916年至1920年,正值西学东渐,日本诗坛近代个性意识觉醒,诗人们热衷于借鉴欧美诗歌,创作欧化自由诗,“新体诗”运动和口语诗运动此起彼伏之时,泰戈尔、惠特曼等先后成为日本诗坛偶象。1917年前后民众诗派登上诗坛,以惠特曼为宗师,刻意追求浅显易懂的口语风格。同时以《白桦》、《感情》等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人道主义诗人群在诗旨、诗法上同样推崇惠特曼的《草叶

7、集》,在形式上更为自由。和歌领域也出现了“极力解放俳谐和歌之格调而采取自由诗律”-6的解放趋势。这样的文化背景自然为《女神》的欧化作风推波助澜。闻一多指出,究其原因,“日本底环境固应对《女神》的内容负一分责任”,“《女神》产生的时候,作者是在一个盲从欧化的日本……无怪他所见所闻,所想念的都是西洋的东西”。这些论述可谓一针见血。对于《女神》缺乏“地方色彩”的批评,实际上也是对当时整个诗坛盲目西化问题的针砭。尤为可贵的是,闻一多在这篇评论中还明确提出了他自己关于新诗的重要观点:新诗的“新”,“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换

8、言之,他不要做纯粹的本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也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但又要尽量地吸收外洋诗的长处;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闻一多认为,诗与一切艺术一样,都“应是时代的经线,与地方的纬线编织的一匹锦”,新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