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施工工艺

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施工工艺

ID:10811605

大小:23.0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施工工艺_第1页
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施工工艺_第2页
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施工工艺_第3页
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施工工艺_第4页
资源描述:

《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施工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施工程序与注意事项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隧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开挖面的相向施工中,使其中线符合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在满足限界要求的条件下正确贯通。多年来,在隧道控制测量方向,尤其是中长隧道的控制测量,取得了丰富的测量经验,每座隧道的贯通,都取得理想的结果。本文结合已经运营的深圳梧桐山隧道、京珠高速公路靠椅山隧道、株六铁路复线新倮纳隧道的控制测量技术,介绍中长隧道控制测量方面的有关经验和体会。1隧道概况(1)3座隧道的概况(表1)表1隧道概况隧道隧隧道名称道长隧道曲线半曲线

2、长隧道线路类型度/m线形径/m度/m地址等级深圳梧城市2270.4曲线2487463圆曲线广东一级桐山隧道隧道隧道932.81深圳市公路京珠高速直线广东高速公路靠公路3OlO椅山隧道隧道隧道韶关市公路进口缓和曲线株六铁路铁路2l8O曲线500进口段复线新倮隧道隧道出口l13.45贵州六电气化纳隧道出口段枝特区铁路100071.24(2)3座隧道测量设计(表2)表2隧道控制测量设计隧道名称控制点洞外控控制点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等级制点数坐标系网形式等级、数目深圳梧桐山隧道四等lO深圳独立导线环四2坐标系京珠高速公路四等15高斯投靠椅

3、山隧道影坐标系导线网三、2株六铁路复线二等5线路中桩线路中线四、新倮纳隧道22平面控制测量由于隧道是一个狭长的构筑物,不易布设成三角网或三边网等其他形式,因此多采用导线环或导线网。2.1洞外导线布设前面所述的3座隧道洞外均有控制点,深圳梧桐山隧道与靠椅山隧道洞外已布设了精度较高的导线环、导线网,交接桩后,进行了复测,这些控制点精度较高,可作为隧道的控制点;新倮纳隧道洞外只有线路中线点及曲线交点,为了保证隧道准确贯通,在线路复测完成之后,进行了加桩,布设成一个导线环。由于这3座隧道控制测量基本相同,下面仅以株六复线新倮纳隧道为例

4、,介绍隧道洞内外控制测量。株六复线新倮纳隧道洞外有JD107、ZD106—4、ZD106—3、ZD106—2、JD106—4五个点,其中JD107、JD106—4为曲线交点,在隧道进出口两端,与洞门位置不通视,洞外导线布网时,未采用这两个点,新增两个控制点出口A、进口E作为进洞点;ZD106—4、ZD106—3、ZD106—2三点在线路中线上,布设洞外导线环时保留这3个点,由于这3个点在同一直线上,为了提高观测精度,避免人为误差产生,洞外导线布设成折线直伸形导线环,导线等级为四等,见图1。C£图1新倮纳隧道洞外导线布置由于受地

5、形、地物的影响,洞外导线边长度随现场情况具体确定。依据现场通视条件,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选择合适的长度,满足相邻边长比不大于1:3即可。选点确定后,可埋预制混凝土桩,钢筋头刻十字,也可刻石。铁道标准设计RAILWAYSTANDARDDESIGN2004f10)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2洞内导线形状为保证隧道准确贯通,增加洞内导线的检核条件,洞内布设成附合导线。为减少观测误差及布点工作量,可将洞内部分中线点作为导线点,导线易布设成折线直伸形,按照由高级到低级的控制原则,洞

6、内导线为一级导线,按四等导线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布设见图2。咎点导线点======堂垡导线点进洞点中线\—/导线点图2新倮纳隧道洞内导线布置前面所讲的3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形式均采用上述方法。这种布设方法的优点是,将部分中线点纳入导线中,一可以检查中线点精度(根据中线点里程,外,由于采用了部分中线点,减少了埋点的工作量。洞内导线边长度的确定:由于隧道空间有限,加上隧道的通风设施、施工设备干扰,曲线段最大的通视距离及洞内目标清晰情况影响,导线边长一般在250~350m。如深圳梧桐山隧道曲线半径R=2487.463m,R外=2492

7、.463m,R:2482.463m,于是最大通视距离D=2√(R外一)一446m,实际导线边长度在300~350m。洞内中线点采用10cm×10cm的钢板桩,导线点为西22刻“十”字钢筋桩。2.3导线观测方法(1)角度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将已检定过的、在检定期内的全站仪进行下列检查:照准部旋转轴、光学测微行差、水平轴与竖轴垂直、垂直微动螺旋的水平偏移、仪器底部在照准部旋转时的位移及光学对点器的对中检查。观测时,为提高观测精度,在通视好、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前后视架角架,吊垂球,以垂球线作为观测目

8、标;在隧道内测量时,必须吊垂球,以垂球线作为观测目标,同时增加照明(可用碘钨灯在观测线上,背向测站照垂球线,碘钨灯距垂球线1.5~2m),确保目标视像清晰。角度观测采用方向测回法,使用1”或2”的全站仪,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四等导线技术要求,左角观测4测回,右角观测4测回,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