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 2011年高考(理)专题数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数学(理科)分项版04数列一、选择题:1.(2011年高考四川卷理科8)数列的首项为,为等差数列且.若则,,则()(A)0(B)3(C)8(D)11答案:B解析:由已知知由叠加法.2.(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科4)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公差,,则(A)8(B)7(C)6(D)5【答案】D【解析】故选D。二、填空题:1.(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科11)等差数列前9项的和等于前4项的和.若,则.【答案】10【解析】由题得2.(2011年高考湖北卷理科13)《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下而下各节的容积
2、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升-16-答案:解析:设从上往下的9节竹子的容积依次为a1,a2,,……,a9,公差为d,则有a1+a2+a3+a4=3,a7+a8+a9=4,即4a5-10d=3,3a5+9d=4,联立解得:.即第5节竹子的容积.3.(2011年高考陕西卷理科14)植树节某班20名同学在一段直线公路一侧植树,每人植一棵,相邻两棵树相距10米,开始时需将树苗集中放置在某一树坑旁边,使每位同学从各自树坑出发前来领取树苗往返所走的路程总和最小,这个最小值为(米)。【答案】2000【解析】设树
3、苗集中放置在第号坑旁边,则20名同学返所走的路程总和为=即时.4.(2011年高考重庆卷理科11)在等差数列中,,则解析:74.,故5.(2011年高考江苏卷13)设,其中成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q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解析】考察综合运用等差、等比的概念及通项公式,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难题。由题意:,,而的最小值分别为1,2,3;。6.(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科11)在等比数列{an}中,a1=,a4=-4,则公比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6-三、解
4、答题:1.(2011年高考山东卷理科20)(本小题满分12分)等比数列中,分别是下表第一、二、三行中的某一个数,且中的任何两个数不在下表的同一列.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第一行3210第二行6414第三行9818(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解析】(I)当时,不合题意;当时,当且仅当时,符合题意;当时,不合题意。因此所以公式q=3,故(II)因为所以所以当n为偶数时,-16-当n为奇数时,综上所述,2.(2011年高考辽宁卷理科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2=0,a6+a8=-10(I)求数列
5、{an}的通项公式;(II)求数列的前n项和.所以.综上,数列的前n项和为.3.(2011年高考浙江卷理科19)(本题满分14分)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首项-16-(),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Ⅱ)记,,当时,试比较与的大小.[【解析】(Ⅰ)则,(Ⅱ)因为,所以当时,即;所以当时,;当时,.4.(2011年高考安徽卷理科18)(本小题满分13分)在数1和100之间插入个实数,使得这个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将这个数的乘积记作,再令.(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等
6、比和等差数列,指数和对数运算,两角差的正切公式等基本知识,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解析】:(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其中,,则-16-①②①×②并利用等比数列性质得,(Ⅱ)由(Ⅰ)知,又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解题指导】:做数列题时应优先运用数列的相关性质,本题考查的是等比数列前n项积,自然想到等比数列性质:,倒序相乘法是借鉴倒序相加法得到的,这样处理就避免了对n奇偶性的讨论。第二问的数列求和应联想常规的方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而出现时自然应该联想正切的和角或差角公式。本题只要将这两个知识点
7、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性的把问题解决。5.(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科17)(本小题满分12分)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16-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性质、等差数列前项和,对数运算以及数列求和(列项求和)与数列综合能力的考查。解答过程要细心,公式性质要灵活运用。6.(2011年高考天津卷理科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与满足:,,且.(Ⅰ)求的值;(Ⅱ)设,证明:是等比数列;【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数列求和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推理论证
8、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16-(Ⅰ)解:由,,可得,又当n=1时,,由,,得;当n=2时,,可得.当n=3时,,可得.(Ⅱ)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