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05241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实施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施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是语文习得的基础,是储存能量的基石,是输入;写作则是用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是输出。读与写的结合是语用的需要,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落实新一轮课标中,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突出的亮点,这预示着新一轮课改将遗失多年的读写再次回归,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也不免看到,有些教学为结合而结合,真是有些画蛇添足;有些读写结合是琐碎片段,不成序列,如一盘散沙;有些读写结合教师过
2、于注重方法的提炼,忽略孩子的自我尝试与发现,给孩子强加于法;有些读写结合,时间仓促,没有给学生评改提升的空间……这些走马观花的读写指导,难道仅仅是追求一种不需要深入思考的读写速成吗?这样的读写结合意义何在?面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遵循迁移优化原理,探寻阅读理解、提炼方法、习作训练和对比评读的四步实施策略。并以人教版教材《桂林山水》为例阐明具体操作方法。一、迁移优化美国学者在研究迁移现象时指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阅读与写作所使用的教材是共同的,“读写结合”首先就要把“读”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概括总结,这
3、就为“迁移”创造了条件。读与写是可以而且应当互相迁移的。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前提。同时,读写结合点使教师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使教材的二度开发能有的放矢;使语言知识与语言实践能有效地优化组合。语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语言知识为中介,经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即语文训练而达成的。每一个“读写结合点”的训练,都是以感受语言导入到明确理论知识(中介),然后再以相适应的语言材料为载体进行习作的,这就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知识与语言实践的优化组合。“训”与“练”的有机结合就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紧密相联,实现读写教学过程的优化。二、具体实施策略
4、1.阅读理解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对事物的感知和思维的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让学生对要学习的课文首先进行整体感知,理解、体会与学习,解决阅读课文要解决的字、词、句问题,同我们一般的语文阅读课一致,但课文的学习思路要遵循读写结合点的目标设计,为后面学生能提炼出方法,即抓住读写结合点来做必要的引导与铺垫。2.提炼方法一篇课文的学习在解决了写什么、为什么写后,就应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即文章习作方法上值得借鉴的东西。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一篇文章精讲一个读写结合点,也可以一篇文章多次利用,讲到多个读写结合点,在提炼方法上可以让学生
5、反复诵读语言体会,可以多篇多句对比读文、比较结构悟得,可以小组讨论习得,总之要学生读文后自己发现,自我归纳,方法在自我的尝试与探索中获得,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真正从他们的手中悟到方法。在一篇多用读写结合点上还要注意一定要一点一练,一练一得,得得相连,这样才能建立起学生的读写序列训练,切实提高读写能力。3.习作训练我们一般的语文课讲到写作方法时让学生归纳出来板书笔记即可,但其实这还只是刚刚迈出了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我们知道任何技能、方法的习得除了反复讲解操纵要领之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练”,这个“练”既可以验证我们所说的“训”,即方法原理,又能得到实际的操
6、作心得,掌握实在的方法技能,因此,一个人的技能方法不是光靠讲原理讲出来的,而更多的是让靠“习”出来的,这个“习”就是实际操作。同样语文读写结合训练时,学生总结提炼出方法后,立马“依葫芦画瓢”写出来,这个写就得遵循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要求来完成。4.对比评读写好之后的习作不仅需要反复修改,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将学生的习作与课文的例子进行对比评读。在哪些地方比呢?当然还是在读写结合点上进行比,两相对比,就会明显地感觉读文是由语言——内容——情感,写法蕴含其中成为文章暗线,但表现在语言上,而写文则是由情感——内容——语言,写文的优劣之处也就在语言写法上就功夫。这
7、样的对比,让读更加深入,让写更加理性,让学生在文章与文理之间穿梭,在文字与情感中走了一个来回,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三、列举课文一隅,阐明操作方法下面以教学课文《桂林山水》为例:读写结合训练内容:理解与运用写景文游览顺序训练步骤:第一步:阅读理解首先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桂林山水》,了解文章的结构脉络:点明桂林山水这一文章主旨,乘船准备欣赏桂林山水——乘上船首先感受到的桂林水的特点——抬头看山看到的桂林山的特点——山水相依,人景共融,形成诗意画卷。在板书中力图体现文章的结构与写作的顺序,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步:提炼方法然后让学生看板书与课文,思考
8、:文章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学生或者自主反复品读体会,或者同桌讨论,就能提炼出文章在写作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