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论文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论文

ID:10784661

大小:7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8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论文_第1页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论文_第2页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论文_第3页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论文_第4页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论文中国文学“现代性”近年来成了一个话题,引起了许多争论,这本是一个极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一个尚未完全“现代化”的国家(country)能否产生自己的“现代”文学,是否产生过这样一种文学,这可以说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评判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但令人遗憾,这些争论至今既没有充分深入到历史的、写作的具体研究层次.freel),这一话语之复杂的成因牵扯到许多历史问题(比如左翼文学的出现与反对国民党的某些“现代化”政治和政策有关),这里无法详谈。但只有以这个历史背景为前提,我们才可以公平地讨论这种关于“现代”的话语如何影响了对于中国

2、经验的表述。这一话语所做的事情之一是,把“现代”绝对化成了一个不可分的时间单位,从而中国与“现代社会”模式之间的差异就被表述成了某种“时代”问题。在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的言论中,“现代”主要意味着一种时间价值,这种价值体现着新的社会形态依时间的推进取代旧形态的观念。比如,陈独秀在1916年反对提倡孔教的主要论点,就是这样一种“现代观”。他论证说,辛亥革命后的宪法旧家、教育以及中国人所面对的世界环境都已经是“现代”的,而孔子的学说是旧时代的产物,故不适于“现代生活”李大钊的《青春》,鲁迅的《现在的屠杀者》,胡适批判“古文”的一些文章,也都很明确地把

3、历史、社会和人性理解为某种历时性发展的产物,并主要以时间范畴来界定什么是一现代”。“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被说成了“时间化”、“现在化”。比如,中国的形象被时间化了,于是划分为“少年中国”和“老中国”,民族被时间化,则有“青春的种族”和“白首的种族”。文化和道德被时间化,则新文化新道德要取代旧文化旧道德。“人”的概念被时间化,则有“从动物进化的人”,语言时间化,则有“活语言”和“死语言”。在文学实践中。这种话语也曾为某些新颖而细腻的视野和想象力创造了条件。比如新文学的乡土文学中,有不少作品将民间的朴素风情与旧式的抒情交织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叙述格调,

4、实际上是受惠于新文化倡导者们对“于民文学”和活泼的俗语体的提倡的。但这里为了切题,我只好还是谈这种有局限的“现代观”之“显”的一面。它在两个要害问题上影响了新文学对中国生活的感受和叙述。其一,中国社会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被想象成了某种时间与空间的“错位”,后来甚至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现实观”。由于以历时性的进化作为取景标准,不按时间规律而进步的“现实”生活图景显得格外黑暗和令人绝望,在许多现代文学作品中,“现实”几乎就是“黑暗”或“痼疾”的同义词。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正面价值则被放到了“未来”。有许多小说都包含这样一个主题:尽管“现在”还是黑暗的社

5、会,但对于这“现在”的彻底反抗却可以预示某种更合理的未来前景。这两种以时间划分的“现实”有时也用人物来象征:不论阿Q式的“麻木的国民灵魂”的基本原型,还是劳苦大众觉悟反抗的“革命原型”,都多少是时间和时代的标志。其二,由于“时代”成了“现实”的单位,“时代”的不可分无形中决定了“现实”也不可分:正如假定“现代”的“部分”是没意义的,“前现代”的中国生活也只有场景的区别,却没有意义的区别。这带来了一种很有普遍性的表现观。即,文学的任务是表现同一“现实”的不同场景,而不是同一场景的不同“现实”,或同一事件的不同意义。表现“时代”只是个“写什么”的问题

6、,而不是“怎么写”的问题。正因此,新文学的倡导者和文艺批评家不大注意对形式想象力的辨认和培养。不仅有人把“新文学”理解为不要“旧形式”,更有人把“走出象牙塔”理解为不要形式感。于是,“苦闷的象征”大体上被解释成了一种关乎“苦闷”而不关“象征”的理论。而“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之所以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作家虽然开始写“大众”生活,却无力把大众能够接受的通俗形式感引人新文学的再生产,因而有了某种矛盾。这种由五四“现代观”衍生的“现实观”和“表现观”促生了一个新文学,同时也限制了新文学的视野。今天有些人喜欢把这种局限归究在左翼阵营的政治立场,我看未免

7、不着边际,这一话语的局限在于,它没能从关注全社会的立场上,提出新文学写作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那就是,如何把当时中国那种新旧间杂,“不新不旧”的生活形态和语言形态转化成一种新的文学想象力。它只是简单地宣布“现代”在中国人的生活、文化和表述方式中的“缺席”。结果,还是个“老中国”与“现代”不能两全。这种现实观和表现观甚至也无视了新文学写作对于各种形式感和表达能力的实际需要。结果是,有许多作品的失败并不在于写了“黑暗”,而在于写不好“黑暗”,总是黑得没有层次,没有回味。这种一现代观和写作方式的局限正是张爱玲写作的长处。当然,现代文学史上,关于“现代”的

8、写作并不仅只有张爱玲和部分五四、左翼作家,三四十年代另有不少作家和作家群曾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时代感”和“现代”写作方式,此处且不详述。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