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锡伯文和满文的源流关系

论锡伯文和满文的源流关系

ID:1076920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论锡伯文和满文的源流关系_第1页
论锡伯文和满文的源流关系_第2页
论锡伯文和满文的源流关系_第3页
论锡伯文和满文的源流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锡伯文和满文的源流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锡伯文和满文的源流关系佘吐肯(伊犁师范学院,新疆伊宁835000)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4期作者简介:佘吐肯,男(锡伯族),伊犁师范学院副教授。锡伯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中华民族中有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之一。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人口约18万余人。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原因,东北的锡伯族通用汉语汉文,而居住在新疆伊犁的锡伯族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满语支。锡伯语同满语在语音、词法、句法、词汇诸方面基本相同或完全一致。书面语的突出特点是,在语音上有元音和谐律,即相同元音出现同一词里和谐适

2、应,且有重音;构词法属粘着语,动词除词根不变外,各种形态变化均可附加中缀或后缀;语法上语序是sov型,即主宾谓。文字属于拼音文字,有121个形体字母,其中有5个元音,18个辅音,10个拼写外来音的字母。字母的基本笔画有字头、齿牙、圈、点、字尾,各种方向不同的撇和连接字母的竖线。书写时,顺序从上到下,行款从左到右,同一个字母出现在不同位置上都有不同的字型,即独立、词首、词中、词尾四种不同形体。锡伯文的基本字型、拼写规则等等,都不是锡伯人的祖先创制的。锡伯文的基本笔画和书写特点,也不是锡伯文所特有的,而是有其历史演变过程和历史继承性。这个历史演变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粟特文——回

3、鹘文——蒙古文——老满文——新满文——锡伯文。粟特(Sogd),是中亚西亚古国,早期活动在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居民属于伊朗语族,主要经营农牧业,约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形成阶级社会和国家。在历史上,突厥各部落首先畏兀尔人在9、10世纪的时候,曾和住在中亚西亚的粟特人其他伊朗支的部落进行过相当长的战争。连绵不断的战争,不仅使两个部族之间的政治经济相互渗透,而且文化的渗透也十分明显。这一战争是这样结束的:畏兀尔人战胜了粟特人和伊朗支其他部落,并建立了回鹘汗国。畏兀尔人在漠北时期使用的是鲁尼文(runic),用鲁尼文字母拼写突厥语,史称古突厥文。建立回鹘汗国后,国

4、势逐渐强盛,粟特人受汗国统治,大量的粟特人移居汗国境内,畏兀尔人开始利用粟特文记录畏兀尔语,后略加修改老粟特文,以粟特文字母为基础创制了拼写畏兀尔语言的回鹘文。回鹘文字母因年代差异而有所不同,文献中使用较少的为18个,最多的为23个。其中8个元音由5个字母表示,22个辅音由18个字母表示。在早期文献中,一个字母有时表示两个以上的语音,后期才在相应的字母左右加一个点或两个点加以区别。字母分字头、字中、字尾,行款从左到右,书写从上到下竖写。现在回鹘文有碑铭和文献。碑铭中以《九姓回鹘可汗碑》为最久远、最有名;文献中以《乌古斯可汗传说》、《金光明经》、《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高

5、昌馆杂字》、《高昌馆来文》等著名。11世纪维吾尔族著名诗人、学者尤斯甫·哈斯哈吉甫的古典叙事长诗《库达德库·比力格》(《Kudatku·Blik》即《福乐智慧》),就是用这种文字写的。这部著作的原本,现存在奥地利维也纳国立图书馆。伊斯兰教还未巩固加强之前,住在西亚和蒙古的大多数突厥和蒙古部落使用回鹘文。这一文字当时使用的地区,曾经远达葱岭以西。后畏兀尔人在葱岭以西建立哈喇汗国,地域接近阿拉伯,所以他们首先接触伊斯兰教,10世纪后半叶,伊斯兰教随同哈喇汗国的强盛向东发展进到喀什噶尔,继而传入叶儿羌,又传入和阗,到13世纪初年,畏兀尔人大都改信伊斯兰教了,随之他们用粟特文创制

6、的回鹘文也逐渐被阿拉伯文排挤。回鹘文成为死亡了的历史文字。11、12世纪时,今蒙古草原上及草原的周围,有大小许多部落,其中有蒙兀儿部(即蒙古部)、克烈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斡亦刺部、乃蛮部、翁吉利部、汪古部等。乃蛮部落的首领塔阳汗(Tayancian,TayagKhan)在1204年,把回鹘文介绍到蒙古西部,乃蛮部落等开始使用回鹘文记录蒙古语。1206年,铁木真结束了蒙古各部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蒙古国,并被各部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时,曾经俘获乃蛮部掌印官畏兀尔人塔塔统阿(Tatatonga),以其尽忠职守,仍命居左右,掌理文书印鉴,教授蒙古诸王贵族子弟以

7、回鹘文,后命用回鹘文拼写成蒙古国书,蒙古人从此使用回鹘文拼写蒙古语言,有了各部落通用的文字。一直到14世纪末为止,官方文件始终使用这一文字,习惯上把它称为“老蒙文”。蒙古人起初毫不变动地使用了回鹘文,随着喇嘛教传入蒙古草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西藏学者彻基·斡色尔(有的译为却吉·斡斯尔)改进了回鹘文。这位西藏学者因为要把佛经译成蒙文,所以从藏文里借用了5个字母,补充了回鹘文,制定了与回鹘文不同的新书法,使之适合于蒙古语。他于元元贞—至大(1295—1311)年间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大德九年(1305)自藏文翻译《入菩提行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