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论文

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论文

ID:10731347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论文_第1页
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论文_第2页
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论文_第3页
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论文_第4页
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论文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曾经存在要求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等弊病,尤其是做表面工作,搞形式主义,以一阵风运动式的教育代替深入细致的工作,因而收效不大。为了克服以往德育工作的弊端,学校“在改进德育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曾经存在要求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等弊病,尤其是做表面工作,搞形式主义,以一阵风运动式的教育代替深入细致的工作,因而收效不大。为了克服以往德育工作的弊端,学校“在改进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德育目标素质化的趋势”。〔1〕怎样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化?这要从剖析“素质”内涵谈起。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人们

2、对人的素质给予广义的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质。”〔2〕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素质”内涵中“稳固的”“在长时间内起作用”的要求。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如果学生的品行呈现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那么所反映的品德就不能说已成为该生的素质,也就是说其品德尚未素质化。只有学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抵抗得了不良干扰和诱惑,始终能保持其良好的品行,才能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也就是说达到“品德素质化”的程度。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内

3、在性,这是人的素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品质的深层底蕴,因而决定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个内化的过程。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比如道德准则是外部的东西,以此教育影响学生,如果学生真正认同这些准则,并且成为自觉的要求,坚定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是变成了个体内部的东西,实现了道德内化。所以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素质化的基本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从事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就必须研究道德内化的规律,探索道德内化的方法和途径。一、道德信念的形成是道德内化的核心通常我们按四分法来揭示品德的结构,即“

4、知、情、意、行”。“行”是外显的,“知、情、意”是内在的。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较多地注重于认知向度和行为向度,把道德行为直接归因于道德认识,这显然是不够的。举个简单例子,学生都知道禁止吸烟,可有的学生明知故犯,或者经教育不吸烟了,过一阵子又吸了。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对道德准则的认识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觉的、稳定的、一贯性的”道德行为。可见,如果忽略了“知——情——意”这一内在中介系统区,那就是忽略了品德结构的重要核心部分,这核心恰恰是道德内化的根本所在。在研究“知——情——意”系统时,引入一个综合性的心理概念——道德信念。所谓道德信念

5、,“它不是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并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3〕道德内化就是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当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外部信息向学生输入时,学生的认知必须经历不同层次的发展:“知道”层次(懂得应该怎样做)——“理解”层次(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的道理)——“认同”层次(由被动、外制式转为自觉性,化为自觉要求)。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人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反复的心理体验,不断地丰富道德情感,良性的心理体验会激发人

6、的内在需要层次的升华,发展成精神上的道德需要,产生对道德的追求,而道德需要实现的满足又反过来强化良性的心理体验。随着道德需要的升华和道德情感的增浓,人对于非道德因素的干扰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断增强,具备了顽强的道德意志。综合上述各种心理成分,也就是深刻的道德认识、浓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外部的道德准则实现了内化。由于道德内化是由外到内的过程,因此研究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就必须从优化外部作用的条件和激励自身内部因素入手。对此,下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二、优化外部条件促使道德内化外部条件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

7、本文选取与“知——情——意”系统产生心理作用有关的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情动条件:动之以情,是教育的先导。情是开启学生信息接收系统大门的钥匙。以情激情,是激发道德情感的好办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导(或演讲)必然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优秀作品,动人的故事情节都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理喻条件: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教师要讲究说理的艺术,以理服人,“心服”就是“理”的内化,采用强制性的压服是不好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内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文以载道”,寓理于学科教学之中,于

8、无形中潜移默化。榜样条件:榜样在促使道德内化方面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人类优秀分子身上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他们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精神必然产生巨大的震撼。学生周围的好人好事都能构成学习的榜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