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仍在——试析俞樾“篆求”书法的耳法与特色

花落春仍在——试析俞樾“篆求”书法的耳法与特色

ID:10729977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花落春仍在——试析俞樾“篆求”书法的耳法与特色_第1页
花落春仍在——试析俞樾“篆求”书法的耳法与特色_第2页
花落春仍在——试析俞樾“篆求”书法的耳法与特色_第3页
花落春仍在——试析俞樾“篆求”书法的耳法与特色_第4页
花落春仍在——试析俞樾“篆求”书法的耳法与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花落春仍在——试析俞樾“篆求”书法的耳法与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花落春仍在——试析俞樾“篆求”书法的耳法与特色俞樾生于道光元年(1821),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0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二十四年举人,三十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土.咸丰二年,散馆授编修,1855年八月出任河南学政,两年后被劾罢职,辞官后侨居苏州.此后,因"东南遭赭寇之乱",颠沛流离于德清,上虞,上海,北京等地约十年,直到同治四年俞樾与李鸿章在金陵相识,才应李鸿章之邀出任苏州紫阳书院山长,同治六年又转赴杭州"诂经精舍",从此足迹不出江浙,在此讲学达三十余年之久.俞樾一生与曾国藩倾心交纳,因其"自幼不习惯小楷",而能中进士,保和殿覆试获在第一",就是因为曾

2、国藩的提携,"追念微名,所以每饭不敢忘也".俞樾"笃天性,尚廉直",即有"六句泛宅"的逍遥,又有对儿女的严格教诲和对故去的姚夫人的深情眷恋,是一位颇具性情的文人士子.光绪二十八年,官复原职,四年后卒于德清临平,年八十六岁.俞樾一生"专意着述,每竞一岁皆有写定一书刊行于世".其书法多以篆隶二书体名世,在《清史稿》和《浙江府县志辑》的记载中,论及俞樾的书法时,都提到三个字:"江篆隶".他在《春在堂随笔》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江艮庭先生平生不作楷书,虽草草涉笔,非篆即隶也.一日书片纸付奴子,至药肆购药物,宇皆小篆,市人不识;更以隶书往,亦不识.先生愠日:'隶书本以便徒隶,若

3、辈并徒隶不如邪.'余生平亦有先生之风,寻常书札,率以隶体书之."0可见篆隶是俞樾檀长的书体.1,俞樾书"工篆隶"及其时代背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其书法风格无不受其时代的熏染,俞樾亦不能例外,在碑学大兴的清代中后期,"工篆隶"已成为俞樾书法的主要风貌.进入清代中叶,随着金石书迹的发现日益增多,书家的审美视野也逐渐开阔,形成了崇碑的艺术倾向,书法随即进入了以碑派为主流的时期.在碑派的发展中,书法理论家起到了先导作用,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先后举起了尊碑的大旗,引导了时代潮流.此时一些碑派书家也迅速崛起,他们先后崇尚汉碑,北碑,痴迷于碑刻书法所表现的金石气,

4、追求用笔的厚重,苍茫,浑穆,朴拙.对于千年一脉的帖学,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漠视,甚至贬斥.由阮元的"短笺长卷,仪态挥洒,则帖善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②到包世臣的"余得南唐《画赞》,枣版《阁本》,苦习十年,不得真解,乃求之《琅琊台》,《隋阁颂》,《乙瑛》,《孔羡》,《般若经》,《瘗鹤铭》,《张猛龙》诸碑,始悟其法",嚣再到康有为的"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在这些颇有影响的书家书论的推波助澜下,几乎形成了碑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表现在篆,隶书体的创作上,较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气象,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效

5、的书家,俞樾便是其中的一位.从俞樾的的书作可以看出他的崇古尚朴之风.2,貌似阮元,实崇古尚朴关于俞樾的书法师承,清人王潜刚《清人书评》中说:"曲园老人之书颇似阮元".《清史稿》记载:课士一依阮元法,游其门者,若戴望,黄以周,朱一新……袁昶等,咸有声于时".这里只说依承阮元的方法来教授门生,似乎与书法无关.《浙江府县志》的记载略为明确一些:"杭州诂经精舍,创于大学士阮元,专以室学课诸生,樾主讲三十余年,课士一依阮成法,士多蔚为通材".⑤阮元作为当时的考据学大师,学术领袖,又是历任乾,嘉,道三朝的重臣,地位显赫,影响力颇大.俞樾在其创建诂经精舍教书三十余年,书法上或多或少

6、受阮元的影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况且所教授的门生中,?32?大多是通才,书法也一定是其中的课业之一.我们通过对照二人的书法作品,也能看到作品中透出相似的风神,特别表现在隶书上,用笔简练,体态端庄,得浑厚之象,是二人书法的共同特点.在俞樾的文集中,没有明确谈及师法阮元的记载,阮元的书法对俞樾也仅是影响而已,不存在明显的师承关系.俞樾实则是向汉碑,向古人取法的.乾嘉时期,朴学大兴于世,研究鉴赏并取法汉碑隶书已经蔚然成风.作为经学大师,俞樾因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也非常注重书法的依据,对当时一些汉碑,唐碑进行了考释,还见到了大量的石刻拓本和古人墨迹,这些碑刻,墨迹对其书法风格的

7、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俞樾在文集中曾两次提到唐代的《往生碑》,评其"碑文完好,字体朴茂,亦希构之物,……人至越中,拓数本以归也".《三老讳字碑》对其书风的影响更大,"此碑点画浑朴含蓄,波磔不显,字形方正从容,带有浓厚的篆书遗意".拿俞樾的隶书与《三老讳宇忌日记》相比较,发现二者在大程度上相似之处,由此可知,俞樾从《三老讳宇忌日记》得到很大的启发和受益.此外俞樾对《五凤二年刻石》,《唐碑残石》等诸碑均进行了考释和取法.对于一些碑刻拓本,俞樾更是情有独钟,评《云麾将军碑》拓本"笔画分明,乃知其之本",评《黄牛庙碑》拓本"隶法奇逸",雅可爱玩";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