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28759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试议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存在的困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议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存在的困境论文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存在的困境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存在的困境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乡村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承受着心灵上的巨大负荷,他们被迫放弃许多从小就接受的价值准则,乡村的‘自然野趣之习染’不断地受到侵蚀,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内心的煎熬,而这种煎熬伴随着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日益明显”。乡村学生在城市人的教材面前,找不到半点乡村文化自豪感和亲切感,找不到“根的感觉”,厌学、辍学成为他们反感、抵制城市中心主义课程的[摘要]乡村社会构成乡村教育的大背景。中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
2、分,它制约着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推进的进程。然而,当前我国乡村教育正面对着一系列的困境:乡村教育资源贫乏,教育质量降低,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割裂,等等。在揭示并剖析这些理由的基础上,对乡村教育出现的困境进行理由分析,并针对这些理由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中国;乡村教育;村落中的国家 []A[]2095-3712(2013)36-0020-05 一、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困境 (一)乡村教育资源贫乏 教育资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要素。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进步缓慢,这与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不无关系。而现今的乡村学校无论是
3、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都处于匮乏的境地。首先,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教育经费主要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增大,加之教材和教师工资上涨,许多乡镇都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教师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同时,教育经费不足还直接制约着教学设施的完善,狭小的校园,破烂的桌凳,稀有的学生活动场地,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教育手段、X络设施和其他教育活动设施,许多贫苦乡村的孩子不得不在年久失修的危房里学习。其次,师资匮乏是钳制乡村教育发展的又一要素。尽管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支持乡村教
4、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费师范生,研究生支教团等),但这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乡村教师短缺的局面。 (二)乡村教育质量降低 乡村教育资源的贫乏不仅限制了乡村教育的发展速度,更是制约着乡村学生的教育水平。乡村学校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使之缺乏吸引力。外边教师不愿意来,在编教师向外走,教师严重缺编。例如,李书磊在《村落中的国家》一书中提到,丰宁希望小学共有11名公办教师,这11名公办教师中一类是从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好多老师都要带好几个班的科目。还有些挂名教师,不教书,但领工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加之大学毕业生
5、增加,就业难度加大,“知识转变命运”的黄金法则不断受到质疑,许多乡村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辍学去城市打工,乡村教育出现了生源断层。学生数量的减少也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演变成“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愿教”的恶性循环,严重削弱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潜力。 (三)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割裂 乡村社会是乡村教育的大背景,而当前中国的乡村教育却从城市“空投”而来,脱离乡土的气息,乡村学生正在接受着远离乡村社会背景的教育。中国的乡村教育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到考试内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教育为依据的。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使乡村本土知
6、识和乡土文化逐渐萎缩,失去了存活空间,也淡出了乡村学生们的视野。乡村学生正遭遇着城市取向的教育设计,他们学习的都是与自身生活和亲身经历极度割裂的陌生的体验,他们每天面对着如雾里看花般的教材内容,听着虚幻缥缈的城市生活,不少时候还不得不面对教学材料里有意无意流露出的对农村的鄙夷。这导致农村孩子精神生活贫乏,精神之根缺失,对乡村的认同感明显下降,村庄共同体逐渐解体的现象。乡村教育在解构乡村价值体系和行为逻辑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对乡村教育困境的理由探究 中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着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推进的进程。然而
7、,当今中国的乡村教育存在着一系列困境,探究其理由,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未能培养起农村学生对乡村的认同感 早在1926年,陶行知先生就尖锐地抨击当时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今日的乡村教育,这种情形依然存在。 我国的教育政策一贯奉行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
8、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学生为依据,长期忽视农村的教育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