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ID:1072076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_第1页
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_第2页
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_第3页
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_第4页
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鹿邑县人民医院眼科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间不合并下斜肌亢进患者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合并下斜肌亢进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两种术式治疗43例(7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43例(70眼)DVD患者中,60眼临床疗效满意,近期疗效满意率为85.71%,10眼治疗后好转(14.29%),远期疗效满意率为82.86%,未发生治疗无效病例。结论不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行上直肌超常

2、量后徙术及对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眼外肌�5分离性垂直斜视(DV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斜视,是指一眼注视时另一眼自发或在遮盖情况下出现上转且与Hering法则相矛盾的特殊斜视,其发病原因不明,手术仍是目前的有效治疗方法[1]。作者回顾性分析鹿邑县人民医院眼科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间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及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治疗43例(7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3、�1资料和方法�1.1资料DVD患者43例(70眼),其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5~23岁,单眼DVD患者20例,双眼DVD23例,伴有下斜肌亢进者23例(32眼),合并水平斜视者38例(52眼),术后观察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0±4.2)个月。�1.2方法上斜视斜视角>10°者行手术治疗,患者在局麻加表麻或全麻下手术,合并水平斜视者按水平斜视手术原则同时给予矫正,合并下斜肌亢进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再根据上斜视度数的大小决定是否行上直肌后徙,对不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上

4、斜视>20°者行上直肌后徙8~9mm,上斜视<20°者上直肌后徙7~8mm。�1.3疗效判断标准[2]良好:无自发性上斜视或遮盖后仅出现不明显的上斜视,垂直斜视消失或小于10°;好转:偶尔出现上斜视或上斜视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垂直斜视较术前减小10°以上;无效:自发性上斜视出现的频率无明显改善或遮盖上斜视大于20°。�2结果�5本组43例70眼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3例32眼伴有下斜肌亢进患者,根据上斜的程度,单纯做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或联合行上直肌后徙术。对不合并下斜肌亢进患者,单纯行上直肌后徙术。患者出院

5、时60眼临床疗效满意(85.71%),10眼疗效好转(14.29%),近期疗效满意率为85.71%;术后随访6~24个月,远期疗效为良好58眼,好转12眼,远期满意率为82.86%,患者中未发生治疗无效病例。�3讨论�分离性垂直偏斜是与Hering法则相违背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斜视,由于DV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且不遵循一般眼肌学法则,同时斜视角度变化较大,导致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3]。DVD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且影响双眼视觉的正常发育。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

6、式矫正患者的异常眼位至关重要。�DVD为双眼疾病,多数患者在检查中可发生双眼被遮盖后出现上飘现象。患者的原在位常为正位,非注视眼间歇性出现随意性上斜视,尤其患者在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及双眼融合受到破坏时易出现[4]。DVD患者常行双眼交替遮盖诊断,被遮盖的双眼出现上转,去遮盖后即回落。�DVD的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上直肌后徙术和上直肌后徙与后固定联合术,当DVD合并下斜肌亢进时应首选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术后减弱了下斜肌的上转功能及加强了下直肌的力量[2]。甘晓玲对110例DVD手术患者四种手术方式的远期效果

7、比较后,发现上直肌大量后徙(7~95mm)组远期满意率最高(82.8%)。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减弱了下斜肌的功能,同时加强了下直肌的力量,因此近年来用作矫正DVD,尤其是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首选方法。�在本科治疗的43例70眼患者中,对合并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先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手术减弱下斜肌及加强了下直肌的功能,临床疗效确切。上斜度数较大时需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无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则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7~10mm)术。术后近期疗效满意率为85.71%,好转率14.29%,远期疗效满意率为82.

8、86%,患者中未发生治疗无效病例。在本组病例中术后患者睑裂均无明显改变,远期观察眼球也无明显上转不足。因此对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首选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无下斜肌功能亢进,选择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以改善外观,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对合并水平斜视的患者,应根据斜视角度合理设计手术,术中应充分考虑上直肌后徙及下斜肌转位对眼位的影响,以提高手术的正位率。�参考文献�[1]王慧,罗顺利,张五岳,等.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探讨.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6,1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