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1337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力学教师适应新时代要求探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力学教师适应新时代要求探讨的论文摘要:探讨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力学教师成长的过程和方法。就内因而言,教师素质结构的高低对其成长有着不可估计的影响力。因而,从力学教师要苦练内功、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此外,还从性格、心态进行研究分析,更加明确了优秀教师的成长内因。另外要注重教学法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力学教师;教学研究;苦练内功;健康心态 教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载体,也必须是灵动的,丰富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认清我们所处的大时代,认清在这个大时代里所需求的人才,也认清处于这
2、个大时代孩子的特性。学生是本体,这是无庸置疑的。而老师应该是阶梯,时代应该是舞台,为了让学生在属于他们的时代舞台中舞出自己的精彩和辉煌,我们必须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作用和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报告在总结教育改革成功经验时都明确指出,教师是决定教育改革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之一。“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或“违背教师意愿”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因此,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无不把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师及其成长问题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高校的力学课程要注重理论与实际
3、的结合,教师在授课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概念、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套路上,更要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讲课中富有新意和激情,更贴近于实际,让学生对于力学的内容兴趣、易接受,如果对所涉及到的工程内容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只会让学生觉得力学课程是脱离实际、没有多大实际作用的课程。.如果学生在学完一门课时不知该门课程可以用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那绝对是教师的失职,至少你在结论或前言中没有将这个问题讲清、讲透,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应该穿插一些力学的发展、力学前辈的观点、自己的见解以及最新的一些科学成果,包括在航
4、天、军事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感到力学课程的深奥和实用,能够学以致用,从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力学教师,首先要苦练内功,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我们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推荐的一些力学名著或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读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著作有:love的《数学弹性理论》;timoshenko的《材料力学史》、《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分析》、《板壳理论》、《弹性稳定问题》、《工程中的振动问题》;hill的《塑性数学理论》;donnell的《梁、板和壳》;钱伟长、叶
5、开沅的《弹性力学》等等。通过认真阅读这些专著,不仅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加“一缸水”的厚度,了解力学在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学科的发展史,使自己更爱力学这门学科,同时在以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当引进非力学专业的新教师时很有必要让他们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这些经典著作。 苦练内功的第二方面是要求力学教师多开设课程,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现在教育形势和现状,仅局限于只上一门基础课或所开课程比较单一的教师是很难适应的。工科学校的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有限元等各门课程要求
6、大家都能充分涉及,这样才能克服单科教师知识结构的老化,更能促进力学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自觉更新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仅如此,还要积极鼓励教师讲授其它专业的课程,促进课程间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这样在教学中会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方面是要求力学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力学教师,要做到与日俱进,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在认真钻研教科书的同时,还要广泛深入地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成果,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了解到本
7、学科的发展现状及新的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和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就成为必然,科研促教学、教学带科研的道理是人人皆知的,教学是立足之本,科研是发展源泉,很难想象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的教师是能够将教学搞得十分精彩,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会将课程讲活,将学生带到学科前沿,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会教会学生方法,将广阔的前景和未来的方向展现给学生们。高校的力学教师一定要进行科学研究,并注重积累,教学和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当一名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有了良好的统一后,才能在授课时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
8、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观点理论充分反映出来,你所讲的课程定会丰富多彩、入木三分。 除了必要的学识和经验之外,要成为一位杰出的教师还需要从提高自身修养和性格出发,首先是要具有主动精神,它是让教师们顺利地展开职业生涯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基本。 有些年轻教师是同年一起进入同一所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最初几个月,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但一年两年之后,这些同时进来的新教师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