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质的研究———从《民族志:步步深入》看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

谈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质的研究———从《民族志:步步深入》看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

ID:10690040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谈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质的研究———从《民族志:步步深入》看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_第1页
谈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质的研究———从《民族志:步步深入》看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_第2页
谈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质的研究———从《民族志:步步深入》看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_第3页
谈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质的研究———从《民族志:步步深入》看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_第4页
谈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质的研究———从《民族志:步步深入》看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质的研究———从《民族志:步步深入》看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质的研究———从《民族志:步步深入》看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一、引言  作为一部民族志或者说关于民族志质的研究的指导用书,费特曼(D.M.Fetterman)的《民族志:步步深入》(以下皆称《步步深入》)可谓是颇具深入浅出、条理清楚、逻辑紧凑、操作性强的特点,而且它主要是以教育为背景对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做了深入的阐发。在整个书的写作中,它不但给了真正熟练的民族志工极具借鉴价值的参考意见,还更给了初学民族志研究者以引人入胜的框架和叙述,以及排疑解惑的勇气和信心。就如译者龚建华所说,这是一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民族志研究的

2、好书。  质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占据主要地位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可以被认为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它具有探索社会现象、对意义进行阐释,以及发掘总体和深层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步步深入》将民族志定义为是一种描述群体或文化的艺术与科学,而人类思想与行为的更可预测的形态是民族志学者探索的焦点所在,也正是作为质的研究的内涵体现。  费特曼是斯坦福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评估、民族志

3、及政策分析,并专注于辍学生及天才教育项目。而《步步深入》正是他自己在辍学生与天才教育研究基础和过程中,不断提炼和丰富的田野民族志的理论和方法论,书中的很多例子就是他做民族志研究的个案。费特曼有着很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清晰脉络,在他的总结里,民族志学者要对他们所研究的族群或文化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思维,但这种开放思维并不意味着不严谨。当然,这种开放的严谨,就体现在一个民族志学者进入田野和进入田野前的研究设计中。他认为,民族志学者在进入田野问第一个问题之前,就要有所准备:一个问题,一种理论或方法,一项研究方案,特定的资料收集技术、分析工具和一种特

4、定的写作方式,而且这其中一直寓含着民族志研究者的道德。  因此,在《步步深入》的整本书中,费特曼就给出了民族志田野研究步步深入的清晰脉络。  田野作业是民族志研究设计的核心所在,尤其在教育人类学田野民族志研究,基本的人类学概念,资料收集方式、技术,以及分析是做民族志的根本要素。并且在民族志研究中,分析与资料收集是同时开始的;但民族志工作却不总是按部就班的,它需要意外发现珍宝的运气、创造力、在对错抉择时做出的正确判断、艰苦的工作,以及老式的幸运。当然,步步深入的民族志研究,可以因为民族志学者组织的详加周密,而让田野调查工作变得相对不那么困难,但实

5、际上不能忽略的是,许多民族志研究中也有无计划性,甚至有时是无秩序的。  二、民族志研究的人类学理论范式背景  随着世界从近代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转换,人类学研究方法也发生从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到结构主义,向象征主义、阐释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后现代批评的理论范式(paradigm)的转变。面对西方个人主义研究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思维定势,描述个人层面的行为和认知,却看不到关系和生活世界,又出现了建构扎根理论的观点和方法。  而费特曼将民族志指导理论大致分为现象学导向的范式与实证主义(positivism)范式,前者的研究都是归纳性

6、的,而后者是典型的演绎法。大多数民族志学者都或明或暗地采用两种理论即理念论(ideational)和唯物论中的一种。费特曼认为民族志学者不会直言阐述某种宏大理论,因为他们不会自动地赞成某种理论,而理论的选择应当基于它的适应性、操作便利性及解释力。这其中要求民族志学者把握住文化、文化解释、整体论视角、情景化、主位观及多重现实、客位观、价值无涉的去向、文化间和文化内的多样性、结构和功能、象征和仪式、宏观与微观研究、操作主义等人类学概念要素。  三、民族志研究设计及准备  作为质性研究的人类学田野工作的选题,它的设计和建立是一个进行时的过程,在涉及选

7、题的各要素之间需要来回互动,或者说,选题受着主体能动性和结构的双重影响,田野工作的选题受研究者的相关因素的多层次影响。选题的针对性、方向性,或者说选题设计的目的性,如何才能在研究中发挥作用,它如何影响并被环境所影响,并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修改,使选题的研究能达到目的,这是人类学田野研究者要不断思考和构拟的。  因为人类学田野研究既是过程的实践性的,又是目的性的,在进行选题时,这些目的性问题要不断被考虑:为什么你的研究值得做?你要澄清什么问题?你的研究希望影响什么样的实践和政策?你为什么想做这项研究?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你的研究结果?这些问题本身在选题时

8、都是被当作实在的实践性策略所要考虑的。这需要研究者不断回顾自己对选题本身内在的认识、经验、阅读以及讨论。因此,利用备忘录是构拟和筹备选题、提出自己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