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原因分析

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原因分析

ID:10667041

大小: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原因分析_第1页
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原因分析_第2页
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原因分析_第3页
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原因分析_第4页
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原因分析摘要:2002年以来我国价格水平又呈通货膨胀趋势,尽管供给冲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基本上可由基础货币因素来解释,货币乘数虽然有所波动,但总的来说对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贡献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基础货币增长压力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持续双顺差,根源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相关政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冲销外汇占款只能是权宜之计。最后文章就调控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分别从短期和中长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外汇储备一、

2、引言价格稳定是一国政府追求的主要宏观经济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价格水平的大起大落也成为常态。20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都发生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随后又因为国内紧缩政策加之东南亚金融危机,陷入了长达几年的通货紧缩境地。自2002年以来,由于多年的扩大内需政策的惯性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价格水平又呈通货膨胀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2年~2006年,虽然价格水平上涨幅度不大,但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开始显著上涨。二是2007年~2009年,价格水平进一步上升,就2007年看,虽然2007年cpi通胀率上升幅度低于5%,但11月价同比上涨

3、达到6.9%,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本轮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尽管如此,流动性过剩仍然被认为是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西方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本次通货膨胀暂告一段落。三是2010年以来的价格水平上涨。为应对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欧美经也在逐渐恢复,我国价格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很大。纵观2002年以来价格水来上涨的原因,虽然供给冲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本文主要讨论我国货币增长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二、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的贡献度分析决定和影

4、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很多,因此货币供给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西方学者对货币供给作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关于货币供给过程的不同模型。尽管模型有所差异甚至差异较大,但其基础都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运用从而影响基础货币变化,并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在适当时候中央银行也可以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化。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即m=k*mb,其中m:货币供给量,k:货币乘数,mb:基础货币。基于这样一个等式,可以粗略讨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对公式m=kmb进行全微分,货币供给量会产生如下的改变量:dm=mb*dk+k*dmb,将上式除以等

5、式m=k*mb,得到dm/m=dmb/mb+dk/k,其中分别dm/m、dmb/mb和dk/k分别表示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增长率。等式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增长率,据此可以讨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增长对货币供给增长的贡献度。对于等式dm/m=dmb/mb+dk/k来说,需要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变化的时间段尽量短。从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看,除了年度数据外,还有季度数据和月度数据可供选择,但考虑到月度数据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多,本文选择了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当然也带来一个问题,dm/m=dmb/mb+dk/k不完全相等,但除少数值偏差大一点外,大

6、多比较接近,故令⊿m/m=dmb/mb+dk/k,并以之代替dm/m。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02年~2010年期间各季度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以及货币乘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又计算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增长对货币供给增长的贡献度。计算结果如下:基础货币的贡献度达到98%,而货币乘数只有2%。这说明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基本上可由基础货币因素来解释,货币乘数虽然有所波动,但总的来说对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贡献不大,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来解释这种现象。这里首先对货币乘数的低贡献度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根据货币乘数公式k=(1+re)/(1+re+rr+rc),其中法定准备率re为央

7、行决定,超额准备率rr由金融机构决定,我们假定在短期内现金存款比rc不变,则法定准备率就成为央行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法定准备率作为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手段,在西方并不常用,因为容易造成货币供给量的剧烈波动,但在我国却成为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2003和2004年分别上调一次法定准备率,但从2006年7月份至2008年6月份央行连续19次提高法定准备率,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达到17.5%的高位。随后因为西方金融危机,法定准备率又在2008年内下调4次。2010年又5次提高法定准备率,使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上升的广义货币乘数在2005年达到峰值后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