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40378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一、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新问题,始终是近几年社会的焦点话题,而今尤烈。2006年在我国新增劳动力中,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毕业生总数为2001年的3倍多。据教育部统计,大学生毕业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34万,2002年37万,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了79万人,2006年达到75万人,2007年已经突破100万人。 据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联合主办的2
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截止2006年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界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那就是110多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日益严峻,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呢?(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具体来说,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因素。首先是社会上的用人误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片面强调专业对口。也有一些企业仗着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剧增,对他们的要求加高
3、,甚至提出苛刻的不合理要求,变相剥削免费劳动力,使得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其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一些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福利措施在部分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农村还没得到实施,约束了毕业生对这些单位和地区的选择。每年的供需见面会虽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但签约率低,效率不高。 二是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带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大多局限于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片面追求眼下较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高的福利待遇,忽略自身条件、个人的专长发挥和今后
4、的成长,对国家建设需要考虑的就更少。这种狭隘的择业观念和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视野,制约了他们的择业决定。 三是学校教育与管理上的原因。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主导,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努力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目前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所学知识陈旧,与时代脱节,不能与市场需求挂钩。有些高等学校培育的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使许多单位心存疑虑,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另外,高校对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做的还不够,不能为学
5、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教育。二、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改变就业观念 改变观念的前提。首先我们广大学生应适当的降低“期望值”。大学生多了,竞争有限的几个岗位,工资待遇会降低是很自然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就应当贱卖自己,随便找个“婆家”就算了。做为一个堂堂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话是否应当有其应有的价值呢?比方说随着这几年的就业压力的加大,2004年的一个本科生的期望值是2000元,2005年降为1500元,但是有些黑心公司硬是要把工资压到1000元甚至1000元以下,这时毕业生该不该接受?一个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的服装厂
6、女工一个月也可以挣个1000块。每个月领的工资和高中生一个样,毕业生肯定不会甘心的。所以,面对这些黑心公司打压工资,加重对大学毕业生的剥削,毕业生们也不能太逆来顺受,该拒绝的应当拒绝。 理性的自我评价。大学生要冲破就业心理误区,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1、自我反省。学生除了要客观地分析就业环境外,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应当明确自己的择业发展方向、爱好特点、性格气质、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等等。2、进行适当的社会比较。要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做比较,特别是要通过与自己条件、地位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而不是孤立地
7、认识自己;其次,通过自己的行为结果来认识自己;要通过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通过对自己参加社会活动结果的分析来评价和认识自己,即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3、通过反复准确的比较,对自身的潜在能力作出正确判断,明确自我的发展方向。 “条条大路通罗马”。面对找工作越来越难这样的现实,应当提倡工作就业的全新价值观,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学校应当大力培养这类人才先锋。自主创业,至少可以为自己的工作问题找到答案,而有些毕业生创业还可以为其他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自主创业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开公司,大学生可
8、以选择开零售商店、开酒吧、做自由撰稿人等等。自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大学生创业概念以来,的的确确有许多同学跃跃一试,但是真正落实到创业行动中去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关键是大学生的观念还没有放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