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33472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论文摘要:和谐师生关系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活动、协调有序,而且也包括教师与学生地位、作用、文化氛围和谐,还包括那些师生关系出现问题时有科学合理、符合客观规律的处理方法等。关键词:师生关系摘要:和谐师生关系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活动、协调有序,而且也包括教师与学生地位、作用、文化氛围和谐,还包括那些师生关系出现问题时有科学合理、符合客观规律的处理方法等。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互动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
2、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教育艺术,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宽容、真诚、友善等优秀品质,得到学生、社会、家长的认同,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敬业奉献,树立师范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使命感,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坚守教育工作岗位,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相反,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认识,就会失去一切动力,失去起码的责任心,
3、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他也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就很难取得学生的尊敬了。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在《论语》中就有这样的叙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好
4、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主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教师的爱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如果教师处处总是以教育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作为一个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少年、青年,要乐于并善
5、于和学生交朋友,童心不泯,青春永驻。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抱以深深的尊重、理解和真挚的爱,“在关爱与控制之间维持一种张力”,才能产生真正的爱生之情,才能从心灵趋向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现代学生观、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人所从事又是为了人的事业,离不开人学思想的规范。要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肯定人的价值。”教师只有拥有了正确的学生观才能有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期望,爱护学生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革命事业的具体表现。但是学校中存在着一些很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如一些教师不
6、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以“貌”、以“才”、以“财”、以“亲”取学生,他们的眼睛只看到那么几个学生,这些学生或者眉目清秀、衣着入时,或学业优秀、聪明伶俐,或逢年过节大包小包“孝”敬老师,或是亲朋、领导的子女,一般学生常被冷落,若既无“貌”又无“财”更非“亲”的差生则被视为包袱。这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错误的学生观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全面的、公正的态度看待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信学生不断进步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也相信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会是好学生。四、耐心教育,加强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求之难,去之易。和谐师生关系能否建立并持续下去
7、,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耐心、有修养。如果学生一直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显然教学过程肯定不能顺利进行,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可能得到持续。而要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思想和习惯不可能几句话就能见效的,而是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可能见效,这就要求教师教育学生要诲人不倦、不怕麻烦,要有耐心和恒心。“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也不再是知识的化身。”教师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没有绝对的优势,在某些方面可能会落后于学生,如果教师要想维护自己“学高为师”的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